西藏這個村“蘋”實力年賺60萬元 鞏固脫貧成果
圖為通麥村長勢喜人的蘋果。巴桑拉姆供圖
“我們家僅種植蘋果,年創收3萬多元(人民幣,下同)。”今年24歲的巴桑拉姆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也是西藏林芝市巴宜區米瑞鄉通麥村農產品種植能手。日前,巴桑拉姆一邊忙著將精心挑選的蘋果裝箱,一邊告訴記者蘋果的銷售情況,“家里的甜心蘋果已擁有不少‘鐵粉’食客,每年供不應求。”
圖為通麥村村民巴桑拉姆精心挑選蘋果進行裝箱。貢桑拉姆 攝
圖為通麥村村民巴桑拉姆晾曬切片蘋果。貢桑拉姆 攝
圖為通麥村村民巴桑拉姆家待裝箱的蘋果。貢桑拉姆 攝
通麥村是西藏林芝市巴宜區米瑞鄉轄行政村,位于巴宜區南部雅魯藏布江北岸。通麥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鄒濟民介紹,通麥村共有31戶、147人。“在2019年,通麥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萬元。”
圖為通麥村特色甜心蘋果。貢桑拉姆 攝
圖為通麥村村民巴桑拉姆把精心挑選的蘋果裝箱。貢桑拉姆 攝
“我們村是一個產業強村。其中,蘋果是村里的主要特色農產品之一,蘋果產業年創收達60萬元。”鄒濟民介紹,通麥村產業包括蔬菜基地、蘋果種植基地和旅游接待服務中心。民眾通過蔬菜基地土地流轉、務工和機械租賃以及種植蘋果、參與旅游服務等實現創收。
圖為通麥村村民晾曬的切片蘋果。貢桑拉姆 攝
據悉,近年來,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通麥村積極組織民眾學習蘋果種植技術,并實施“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管理模式,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全村“蘋”實力實現增收致富,逐步鞏固脫貧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詳細] -
西藏阿里地區多舉措齊頭并進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走上幸福路
2016年,一場浩浩蕩蕩的脫貧攻堅戰在中國最西南的這片熱土上拉開序幕。從那時開始,一項項扶貧政策、一件件惠民實事送到了每個貧困戶的家中,點燃了他們生活的激情。[詳細] -
西藏大德水菱鎂科技產業園揭牌可吸納500至1000人就業
19日上午,西藏大德水菱鎂科技產業園揭牌并入駐位于青海省格爾木市的藏青工業園區,標志著水菱鎂資源得到正式開發利用,也將進一步帶動西藏鄉村振興和產業扶貧事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