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全力推進農牧民轉移就業工作:“穩就業”讓群眾幸福感節節攀升
近日,在拉薩市人社部門的統一組織和安排下,經體溫檢測、出行掃碼等安全檢錄后,拉薩30余名農牧民從當雄乘火車出發,跨省到格爾木藏青工業園區就業務工。他們懷揣著希望和夢想,開啟了奮斗之旅。據統計,截至8月上旬,拉薩已實現農牧民轉移就業7.9萬人,同比增長30.5%;實現收入7.62億元,同比增長68.1%。
搭建就業平臺 暢通轉移渠道
依托區外溝通渠道,搭建區外轉移就業平臺。市、縣人社部門積極主動與援藏省(市)、周邊省(市)、跨省企業聯系對接,協調提供就業崗位,組織符合條件的農牧民到區外就業。市人社局就業局局長索朗旺堆告訴記者:“這一批30余名農牧民赴藏青工業園區務工,就是拉薩農牧民成功到區外就業的典型。截至目前,拉薩已實現區外轉移就業935人。”
依托政府投資工程項目,搭建建筑領域轉移就業平臺。拉薩各級人社部門主動對接各類工程項目和國有建筑企業,通過包車送人到崗服務,分期分批將有就業意愿的農牧民組織化輸送到項目施工點。截至8月上旬,全市開復工項目684個,吸納農牧民轉移就業2.3萬人,累計實現收入1.8億元。其中,400萬元以下投資項目198個,吸納農牧民轉移就業3528人,累計實現收入1851萬元。
此外,拉薩還依托勞務輸出組織,搭建組織化轉移就業平臺。全市已成立覆蓋市、縣、鄉、村四級的各類勞務輸出組織409個,包括勞務派遣公司、務工聯隊、勞務經紀人、勞務合作社,有組織勞務輸出、勞務派遣3.24萬人。
索朗旺堆說:“依托轉移就業基地,拉薩搭建了就近就便轉移就業平臺。截至目前,已完成131家(自治區級15家、市級54家、縣區級62家)農牧民轉移就業基地公示認定掛牌工作,依托轉移就業基地將更多地開展以工代訓工作。”
完善精準服務 提升工作成效
今年以來,拉薩主推以工代訓、訂單定向式培訓為主的精準培訓模式促進就業。圍繞工程建設、種植養殖、文化旅游、現代服務、綠色加工等五大領域,依托行業部門,拉薩全力實施市委“實用技能人員培育工程”,以期盡快達到全年計劃培育2081人的目標。
拉薩人社部門大力推行“兩進、兩送”服務(進企業、進工程項目點,送崗到人、送人到崗),建立“點對點、一站式”就業對接服務機制。截至目前,市、縣就業工作人員主動上門對接企業591家,開發崗位24764個,其中適合農牧民崗位14662個,對接成功7854人(其中農牧民6613人)。今年以來,累計舉辦線上、線下、大型、專場等各類招聘活動30余場次,組織企業610余家,成功就業2767人。成功舉辦拉薩萬達廣場專場招聘會,幫助200余名本地高校畢業生和農牧民上崗就業。
加強組織領導 保障工作落實
今年以來,拉薩成立農牧民轉移就業工作專班,嚴格落實周報告、半月通報(排名)、月調度、常態化督導制度,全市上下形成關心重視、支持配合、有序參與就業工作和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截至目前,拉薩實現農牧民轉移就業7.9萬人,完成區市目標任務的105.3%,比去年同期增長30.5%;實現收入7.62億元,完成自治區目標任務的127%,拉薩市目標任務的105.8%,比去年同期增長68.1%。組織化轉移就業3.24萬人,跨地市轉移就業6185人,區外轉移就業935人。開展農牧民技能培訓10282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1.5萬人的68.5%,其中訂單定向式培訓1012人,以工代訓2705人。
數據顯示,上半年,拉薩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361元,增長15.6%,對拉薩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比去年同期增加516元)貢獻率高達70%,拉薩一系列穩就業舉措,讓群眾幸福感節節攀升。
索朗旺堆表示,下一步,拉薩人社部門將進一步強化擔當、主動作為,不斷鞏固和提升農牧民轉移就業工作成果,以 實際行動和工作成效確保“穩就業”“保就業”雙勝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朵朵靈芝暖人心 科技引領助脫貧
紅太陽科技示范家庭農場位于米林縣米林鎮雪卡村,占地160畝,主要經營藏藥材種植及林下資源加工、銷售。[詳細] -
光影藝術講述脫貧攻堅故事——記第十三屆西藏珠穆朗瑪攝影大展
21日上午,第十三屆西藏珠穆朗瑪攝影大展在拉薩布達拉宮廣場開幕。[詳細] -
打通帶貨“最后一公里”:拉薩開啟消費扶貧新模式
西藏拉薩市當雄縣縣長其美次仁,正充滿激情地在拼多多直播間向網友推薦著家鄉特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