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學生體育素養評價研討會支招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建設
8月18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指導,光明網、上海市大學生體育協會、上海市中學生體育協會共同主辦的上海學生體育素養評價線上研討會舉行。來自上海、北京、蘇州、成都、武漢等五地的專家學者,圍繞“學生體育素養評價體系建立的重要意義以及體育素養測評未來的應用場景”主題,以連線的方式展開探討和交流,為推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提出多方建議。
業界熱議上海學生體育素養評價體系
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離不開完善學生體育評價機制。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中明確提出,要強化體育評價。今年6月,由上海市教委和上海體育學院等聯合推出的上海市學生體育素養評價體系及2020年度上海市學生體育素養評價藍皮書發布,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藍皮書匯集上海16個區、1243所中小學的41萬余名學生的體育素養數據,實現了全市各區以及所有學生全覆蓋。
同濟大學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張端鴻表示,上海市歷來重視學校體育工作。“十三五”以來,上海市全面深入推進學校體育改革發展,大中小一體化的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系統實施,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賽事活動體系基本構建形成,各類校園體育運動蓬勃開展,學校體育在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保障和促進作用。
“2016年,上海啟動了體育素養評價體系的研究和推進工作,目前已建立起比較科學、系統的學生體育素養評價的理論體系。”張端鴻介紹,上海接下來將通過智能化測試、數據共享以及線上問卷等手段,把體育素養具體指標信息整合到教育教學環境中,促進學校體育教育提質增效。
蘇州大學江蘇體育健康產業硏究院執行院長、東吳智庫首席專家王家宏評價說,上海市學生體育素養評價體系解決了以往測評體系全面性不足、覆蓋面低、操作性差的問題。同時,靈活運用了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領域最新的科技成果,以數據為載體,信息為橋梁,研制出科技含量高的應用技術體系,為新時代學校體育改革在全國范圍內的推進樹立了標桿,引發了啟迪。他建議,未來進一步將可穿戴設備作為數據終端納入系統中,和現有的系統共同實現對青少年體質健康即時化、精準化、長效化的監控與干預。還可嘗試融入云學習平臺,拓寬學生學習健康、健身知識的途徑,推進體育家庭作業的落實。
體育素養測評與“雙減”政策落實相得益彰
展望體育素養測評的未來應用場景,王家宏認為,這一體系有助于完善體育中考制度,推進體育納入高考。他坦言,體育中考實施40年以來,對改善學生體質健康和學校體育工作發揮了一定作用。然而,一些地區嘗試將過程性評價納入體育中考成績中,由于缺乏相應的評價體系和監督機制,難以達到其應有的政策效果。
“體育素養評價體系的實施能有效解決這一‘痛點 ’。”王家宏指出,全面的學生運動技術評價體系為體育教師給出過程性評價分數提供了基本依據。信息化的考試設備、5G高速網絡、高安全性的數據云平臺,則共同構建了過程性評價的監督和保障體系。軟、硬兩方面條件的完善有助于提高體育中考政策的權威性、公平性,為體育中考改革奠定了基礎,為將學生綜合素養評價作為高考錄取依據提供了可能。
他認為,未來可探索引進青少年體育組織和體育俱樂部參與體育課后服務,將部分數據信息共享,增強學校、社區、家庭之間的關聯度,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學生體育素養發展網絡,創造健康的支持性環境。“當前,‘雙減’政策的落地使得學生獲得了更多的課余時間,為學生在課外進行體育鍛煉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文化課的‘減’有利于體育的‘加’。”王家宏說。
此外,專家也探討了體育素養測評在綜合素養評價中的應用。武漢體育學院博士生導師趙富學認為,要厘清體育素養與其他素養的關系,確定其在綜合素質評價中的角色與位置。同時明確體育素養測評的運用范圍,科學合理地運用體育素養測評結果。最后還要健全綜合素質評價機制,發揮體育素養健身健心健群的積極作用。
“用好體育素養測評,不僅需要一套完整的運作流程作為保障順利實施的關鍵,還應掌握體育素養測評的整體內容,規范體育素養測評的應用標準,以及培養體育素養測評的專業人員。”趙富學說。
多舉措推進“體教融合”落細落實
會上,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呂韶鈞結合“學校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暢談了“體教融合”的實質及其價值意義。“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生存與發展的根和魂。教育不僅要留住我們的文化記憶,更要守住民族的根,護好民族的魂。”呂韶鈞說,中國民族民間體育項目有977個,引經可考的320個,目前進行廣泛傳承的不到30個。因此,挖掘整理我們國家優秀的民族民間體育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也是一項十分迫切的工作。
成都體育學院教授余萬斌表示,未來還應加強不同年齡人群的評價研究。學生體育素養評價是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檢驗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指標。我們要正確把握學生體育素養的評價和整個學校體育評價的關系,提升青少年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體育素養方面的意識、習慣和能力,幫助他們在勤奮鍛煉當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學校從原先重視體育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傳授到到今天注重學生的體育素養,要求教師通過體育培育孩子的身心健康,享受體育的樂趣,這是新時代賦予體育教師的責任和使命。”上海特級校長、體育特級教師、上海市市東中學校長沈洪這樣說。在沈洪看來,從小學到高中,體育素養的評價只有建立在系統的頂層設計上,才能推動體育課程改革。另外,建立學生體育素養的評價體系是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提升學生面對未來的能力。由此,評價體系的整體設計與設施要更注重將身體的練習和思維品質的形成有機融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紅色小小故事員”上海掀起“紅色聲浪”
在“紅色聲浪”中,“致敬百年時代‘童’行”——上海少年兒童‘紅色聲浪’情景講述展評活動”總結表彰會在中福會少年宮舉行。[詳細] -
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第二季)再受好評
12集特別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第二季),自2月18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綜合頻道播出以來,受到觀眾的持續熱議和好評。[詳細] -
西藏自治區證券業協會攜手上交所開展科創板投資者教育活動
近日,由上海證券交易所、西藏自治區證券業協會主辦,華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攜手科創板 理性共成長”科創板投資者教育專項活動在拉薩舉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