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成立55年來西藏教育發展綜述:桃李芬芳滿高原
西藏自治區成立55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和特殊關懷下,西藏各族人民感恩奮進、團結拼搏,走過了波瀾壯闊的恢弘歷程,創造了人類歷史的人間奇跡。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西藏工作,深切關懷西藏各族人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區黨委帶領西藏各族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治邊穩藏重要論述,西藏各項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西藏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感恩奮進新時代,同心譜寫新篇章。本報從即日起推出“百姓故事——慶祝自治區成立55周年”欄目,講述各族干部群眾的親身經歷和深切感受,充分展示新時代新發展新成就新生活,充分報道西藏各族人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信念和堅強決心,敬請關注。
圖為南木林縣完全小學的學生在上計算機課。記者 楚武干 攝
55載春風化雨育英才,55載桃李芬芳滿高原。自治區成立55周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區教育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教育工作,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圍繞“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區,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目標任務,突出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定不移保穩定,聚精會神抓發展,全力以赴提質量,以信息化為新動能,促進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各級各類教育整體轉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教育事業邁上新的臺階,340多萬各族群眾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夢變為現實。
現代民族教育體系全覆蓋
“曾經我們教育的目標是來得了、有地住、有學上;現在變成了上好學。”5月25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會前開啟了第二場“代表通道”,全國人大代表、墨脫縣完全小學副校長格桑德吉通過網絡視頻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隨著西藏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孩子走出了大山,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要找到出路、改變命運,教育是關鍵。”走出大山進入內地西藏班讀書的經歷讓格桑德吉堅信這一點。為讓老家越來越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實現夢想,2001年,大學畢業的格桑德吉毅然回到家鄉教書。
“現在鄉親們的觀念都轉變了,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說起這些年自己工作最大的感受,格桑德吉有些興奮。
墨脫,全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縣城。如今,當地的辦學條件越來越好,建起了三層教學樓,孩子們有科學實驗室、美術室等,老師們上課也用起了PPT,在疫情期間,孩子們也能上網課。“黨的教育政策也越來越好,西藏農牧民子女享受‘三包’教育政策,如今我們門巴族孩子入學率和小升初的升學率都達到100%。”格桑德吉表示。
和格桑德吉及她的學生一樣,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成就人生夢想的還有很多。同時,作為西藏教育事業發展的親身經歷者和見證者,他們的成功也彰顯著55年來西藏教育發展的巨大成就。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995所,在校學生84.15萬人(含區外88530人)。2019年,全區小學凈入學率99.71%,初中毛入學率102.88%,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6.62%,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7.65%,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84.42%。如今,全區已經形成了涵蓋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特殊教育為一體的現代民族教育體系,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教育發展路子。西藏教育實現了義務教育由面上普及向讓每個孩子受到良好教育轉變,學校建設由外延擴展向內涵提升轉變,各級各類教育由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發展轉變,邁入了教育強區的新階段。
教育信息化為夢想插上翅膀
上午9點多,日喀則市桑珠孜區齊拉路上的日喀則齊魯小學,60多名一年級小學生已經整齊地坐在“智慧”教室里。今天,老師要用現代化的“智慧黑板”給孩子們講解課文《小鴨子和小公雞》。孩子們盯著黑板,眼睛里閃爍著新奇與欣喜。
鈴聲響起,老師走上講臺,打開身后懸掛的白色顯示板,顯示板上是今天課程相關的文字、圖片和視頻,顯示屏上活靈活現的小鴨子和小公雞讓原本嚴肅的課堂氛圍瞬間變得生動活潑。“‘智慧’教學讓孩子們的眼界更寬,學習、思維能力也有了極大提高,未來,他們將會走上更寬廣的人生路。”日喀則齊魯小學校長拉瓊說。
日喀則齊魯小學教育信息化發展只是西藏教育信息化發展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教育信息化在西藏的發展,交互式一體機、遠程授課系統、在線教育平臺等“互聯網+教育”應用,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讓孩子們在愉悅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區中小學建設多媒體教室9484間,覆蓋率達73%;建設計算機教室789間,覆蓋率達84%;全區中小學校教師擁有計算機的比例達100%,每百名學生擁有的信息化終端數量為8.22臺,在全國處于中等水平;在網絡攻堅方面,全區已有92%的學校實現了寬帶網絡接入,其中出口帶寬100M及以上的學校占73.36%,通過多方努力,預計今年年底,西藏將實現“互聯網+教育”中小學校全覆蓋。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族群眾對信息化教育的期待不再止于互聯互通,更進一步希望促進教育公平。在這種理念驅動下,由區教育廳建設的“西藏教育珠峰旗云平臺”應運而生,如今注冊用戶近60萬、總資源數超過12萬。平臺集成了各類課程資料、教學視頻以及別具特色的藏語教學輔導材料,師生可以免費使用,學習西藏乃至全國一流教師的課程與教研資料。“偏遠地區的師生獲取教育資源的成本大大降低。”朱生高說,平臺上除了有課本掃描版本,還配有相應視頻、語音資料。未來,所有孩子或許都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教育會更加平等,更加可持續。
思政教育鑄魂育人
“老師們,同學們,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民族團結之花越開越艷》。剛才大家聽到了嗎?是雄壯的國歌在布滿朝霞的天際回響;剛才大家看到了嗎?是奪目的五星紅旗在清晨的第一縷清風中飄揚……”2019年4月下旬,山南市貢嘎縣在各中小學校深入開展“踐行核心價值觀 爭做‘四講四愛’好少年”活動,這段話摘自其中一名學生的演講稿。
教育為本,德育為先。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區教育系統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四為”服務,著力解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深入持續加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堅定不移地培養愛黨愛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始終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構建“大思政”工作體系,真正做到每名教師都是德育教師,每門課程都是德育課程,旗幟鮮明加強意識形態管理,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權、領導權和管理權,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引領教育系統廣大干部師生主動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核心看齊。
始終堅持把政治合格作為育人的首要標準,大力實施“靈魂塑造工程”,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師生頭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堅持不懈開展愛國主義、民族團結和反分裂斗爭教育,突出加強馬克思主義“五觀”“兩論”教育、新舊西藏對比教育和感黨恩教育,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開展“大手拉小手”活動,帶動影響家人理性對待宗教,消除宗教消極影響。
積極創新載體方式途徑。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深入開展“四講四愛”“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奉獻祖國、青春告白祖國”等主題活動。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學校、班級、宿舍和模范個人創建活動,穩步推進各民族學生混合住宿、混班教學,極大地激發了廣大師生愛黨愛國熱情,增強了廣大師生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性和自覺性。
知之愈深,信之愈篤,行之愈實。一次又一次浸潤洗禮,一次又一次理解和提升,隨著西藏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推進,全區各民族師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兩個維護”,“五個認同”“三個離不開”思想進一步增強。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下一步,西藏將堅決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把黨的領導貫穿教育工作全過程,持續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進網絡,著力抓好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團結教育,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近年來不斷加強技能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
近年來,西藏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不斷加強技能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使廣大農牧民群眾的子女和零就業家庭子女掌握一技之長,走上就業致富之路。[詳細] -
拉薩達孜區:優化“雙創”基地 厚植人才沃土
西藏面之緣達孜區雪鄉傳統手工藝合作社是虎峰眾創空間內的一家外孵公司,于2018年入駐該空間。[詳細] -
西藏大學生“雙創”實踐基地啟動儀式舉行
近日,“蘇商西藏大學生合伙人計劃”發布暨大學生“雙創”實踐基地啟動儀式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