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多地降溫出現輕到中度寒潮
記者8日從青海省氣象局獲悉,9月30日以來,青海北部地區氣溫下降明顯,15個測站出現輕到中度寒潮,部分高海拔地區出現降雪。
圖為10月6日,青海大通化雪后的景象。 趙海梅 攝
據氣象資料分析顯示,9月30日至10月6日,青海全省平均降水量24.2毫米,較常年同期值偏多2.5倍,列歷史同期第1多。過程期間累積最大降水量出現在民和大莊鄉大莊村,降水量為80.7毫米,城鎮最大降水中心出現在湟中,降水量為53.1毫米,農業區降水量普遍在30.0毫米以上。
青海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楊延華介紹,“據氣象實況資料顯示,過程期間24小時最大降水量出現在10月4日8時至5日8時,全省共有612個測站出現降水,其中416個測站降水量超過10毫米,21個測站降水量超過25毫米,最大降水中心出現在民和西溝鄉政府,降水量為37.8毫米。共和、興海、貴德、尖扎、都蘭降水量突破當地歷史以來最大值。”
楊延華說:“9月30日以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主體控制我國南方地區,中心數值較常年位置偏西,強度偏強,其西側西南氣流將孟加拉灣暖濕空氣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華西地區。同時,在巴爾喀什湖上空為高空槽,冷空氣在此地不斷堆積,勢力強盛,隨著西風槽不斷東移,將冷空氣從高原北側引導到華西地區,冷暖空氣頻頻交匯于華西地區,形成大范圍持續性秋雨,青海省中東部地區正好處于冷暖空氣交匯處的西端,累計降水量大于等于25毫米的站點共有214站次。”
楊延華表示,此次陰雨天氣利于增加底墑,減緩干旱。降雨增加了土壤的蓄水保墑,可預防來年的春旱,且可保證冬小麥播種、出苗;另外,降水量偏多有利于水庫、冬水田蓄水、減緩用水壓力。但對農業造成不利影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湖持續擴容 2022年水位上漲0.11米
記者18日從青海省水利廳獲悉,根據最新印發的《青海省水資源公報2022》顯示,2022年,青海黃河、長江流域與多年平均相比偏豐,青海湖持續擴容。 [詳細] -
青海黃河、長江出境水量增加 青海湖持續擴容
最新印發的《青海省水資源公報2022》顯示,青海境內黃河、長江上游流域降雨量偏豐、出境水量增多,我國最大內陸咸水湖青海湖持續擴容。 [詳細] -
2018年以來 青海省共偵辦生態環境類刑事案件330起
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以下簡稱《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正式施行。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