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湘河水利樞紐項目通過下閘蓄水安全鑒定
近日,由中國電建成都院代建、中國水電九局承建的國家重大水利工程西藏湘河水利樞紐項目實現重大節點目標,順利通過下閘蓄水安全鑒定。為2022年首臺機組發電目標創造條件,也為后續蓄水驗收、大壩安全使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7月6日,記者從中國水電九局湘河水利項目部了解到,近日,由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組織安全鑒定專家組通過查勘湘河水利樞紐工程大壩、溢洪道、引水發電洞、導流泄洪洞等建設進展情況,聽取工程建設(代建)、設計、監理、施工等工程建設情況匯報,并審閱各參建單位的安全鑒定自檢報告。
經過查勘,蓄水安全鑒定委員會及專家最終一致認定西藏湘河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各項工作已達到下閘蓄水條件,順利通過蓄水安全鑒定。通過安全鑒定后,西藏湘河水利樞紐工程進入下閘蓄水工程驗收階段。
據悉,西藏湘河水利樞紐及配套灌區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西藏自治區“十三五”規劃重點骨干工程。項目位于日喀則市南木林縣境內的湘河上游段,是湘河干流上的控制性工程和流域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工程包括湘河水利樞紐及配套灌區樞紐工程和配套灌區兩大部分,總庫容1.13億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40兆瓦,多年平均發電量1.38億千瓦時,配套灌區設計灌溉面積12.49萬畝,多年平均供水量1.11億立方米。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工程開工建設以來,緊緊圍繞脫貧攻堅政策,因地制宜,積極吸納當地群眾就業17394人次,實現增收3365.08萬元;租賃當地機械設備,幫助達那、熱當、甲措等鄉鎮91戶群眾,人均增收10800元。
該項目實施后將有效改善和促進南木林縣涉及整個下游沿線的12.49萬畝的農田灌溉,對改善生態環境,特別是通過艾瑪干渠及兩條干渠為下游土地輸送水源,還為藏中電網(特別是枯水期)提供電力支持,同時提高下游河段的防洪能力,減少水土流失,對改善雅江中游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促進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次下閘蓄水安全鑒定的順利通過,標志著西藏湘河水利樞紐工程完成階段性建設任務,進入下閘蓄水工程驗收階段,為后續蓄水驗收、大壩安全使用奠定堅實基礎。
記者了解到,湘河水利樞紐及配套灌區工程項目部自開工以來不斷克服困難,按期完成施工建設任務,2019年4月開工建設,2020年2月28日正式截流,各項施工仍在緊鑼密鼓地有序推進中,計劃2022年12月完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水利廳組織召開農村供水保障工作推進會
近日,西藏自治區水利廳組織召開了全區農村供水保障工作暨全面解決高海拔農牧民季節性缺水問題推進會,邀請長江科學院專家講解農村供水工程全季節保障技術措施。 [詳細] -
西藏召開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
近日,西藏召開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為著力創建生態文明高地,筑牢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詳細] -
西藏自治區商務廳等7部門下發《通知》規范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管理
近期,西藏自治區商務廳聯合區發改委、區公安廳、區住建廳、區市場監管局、區生態環境廳、區應急管理廳等7部門發布《關于規范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