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高原“藍寶石” 提升生態獲得感
為全力保護納木錯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更好發揮其在調節和改善局部地區氣候、改善周邊地區生態環境重要作用,全面提升景區旅游價值、增加旅游業收入,讓農牧民群眾享受更多生態福祉,吃上“旅游飯、生態飯、小康飯”。拉薩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與發展共融、共生、共存理念,深刻認識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工作的重大意義,著眼長遠、立足長效,堅決做到全面整改、深入整改、徹底整改,全力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努力打造全區高原精品生態旅游示范工程。
以堅定的決心和強大的執行力推進整改工作。2018年,納木錯自然保護區臨時建筑拆遷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拉薩市成立拆遷安置工作領導小組,制訂《納木錯景區保護開發商戶及群眾搬遷實施方案》,同時成立由57名干部組成的納木錯自然保護區臨時建筑拆遷工作專班,進一步強化責任分工,形成上下整體聯動、共同推進的強大工作合力,確保納木錯自然保護區臨時建筑拆遷高質量、高標準、高效率推進。安排資金5626.37萬元,實施退化土地生態修復試點、尼亞曲魚類洄游場所生態修復、生物滅鼠、道路景觀生態修復、尼亞曲水土流失治理、納木湖鄉生活垃圾收集轉運、清潔能源推廣9個項目。治理退化草地110.5公頃、修復尼亞曲魚類洄游通道1.2公里、建設招鷹架1160根、治理鼠害面積3.86萬公頃、修復道路景觀40余公里、綠化面積17602平方米、治理尼亞曲上游水土流失面積500公頃。
以抓鐵有痕的勁頭把問題整改抓常抓細抓實。成立納木錯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當雄管理局,明確管理責任、統一保護區和景區管理權責。制定長效管理制度,編制《納木錯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納木錯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納木錯-念青唐古拉山風景名勝區項目建設管理規定》《項目規劃報審辦法》《項目建設管理辦法》等制度,完善節約用地、水資源管理、生態環境保護等制度規章,加強執法監督,不斷強化對納木錯及水域岸線的保護與管理,切實把各項工作和問題整改落地落實。2018年以來,共計投入生態環境保護類資金3104.62萬元,累計清運生活垃圾130車次2600余噸、建筑垃圾240車次8400余噸,107戶臨時建筑和45個攤位全部拆除,有效降低商業開發對生態環境保護造成的危害。編制《納木錯景區保護開發降牧減畜實施方案》,開展降牧減畜工作,投入資金5000余萬元,完成牦牛減畜3404頭、羊減畜16422只,有效促進景區的生態恢復和良性循環。
以群眾滿意度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第一標準。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群眾滿意度作為驗收整改工作成效的重要標準。從教育引導群眾自覺服從、配合政府實施拆遷為工作出發點,制訂出臺《當雄縣納木錯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臨時建筑拆遷安置工作方案》,積極與商戶及群眾進行座談交流,耐心細致地擺事實、講道理,召開宣講會,用心用情用力向群眾講明補償政策和安置措施,充分利用各類線上、線下宣傳平臺加大政策宣傳,營造和諧拆遷氛圍,形成了保護區管理水平、群眾滿意度雙向提升的良好局面。
聚焦民生實事,以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為工作目標,全面提升城區環衛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完善環衛基礎設施功能,建設25座垃圾收集池、一座垃圾轉運站、配備5輛垃圾收集轉運車,納木湖鄉生活垃圾實現了無害化收集轉運全覆蓋;大力推廣清潔能源,為800余戶農牧民安居房建設了保暖陽光房,改變了農牧民長期以來用牛糞、薪柴取暖的習慣,有效保護4000余公頃灌木叢免遭破壞;實施旅游活動管控,結合景區實際承載能力,合理制定旅游人數標準。
為解決游客駕車不規范行駛和保障人員車輛安全,遏制踐踏草地等行為,投入9100萬元采購新型純電動環保觀光車68輛,統一組織游客按照規定線路進行游覽參觀,有效減少汽車尾氣排放和噪音污染,切實保護好納木錯自然景觀資源,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
“通過近年來持續加強生態保護建設和加大污染綜合防治力度,納木錯流域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升。”納木錯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當雄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拉薩市城關區潔達園林公司進行病蟲害防治工作
日前,記者了解到,根據統籌安排,拉薩市城關區潔達園林公司開始了為期10天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夜間23:00至次日4:00對轄區內的公園、行道樹、綠化帶等區域綠化植物進行病蟲害防治。 [詳細] -
拉薩:鏡頭下的寶貝園林
到拉薩旅游,除了參觀雄偉的布達拉宮、充滿人文風情的八廓街外,羅布林卡也是必去的一個旅游景點。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羅布林卡,感受藏式園林的魅力。 [詳細] -
拉薩市林草局開展有害生物監測預警工作
為進一步強化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工作管理,及時掌握全市馬尾松毛蟲、春尺蠖等林業有害生物發生情況,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生物災害防控中心關于開展2022年馬尾松毛蟲和春尺蠖監測預報工作的通知》精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