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農村垃圾處理新模式 日喀則市拉孜縣有效提升鄉村環境治理成效
為推進城鄉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實現農村垃圾集中清運和分類處理,全面提升鄉村環境治理成效,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近年來,日喀則市拉孜縣以改善群眾生產生活環境為目標,積極推行“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治理模式,努力打造“基礎設施配套、環境優化整潔、生活和諧幸福”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因地制宜穩步推進,搭建垃圾收運體系。拉孜縣科學研究制訂《拉孜縣鄉村生活垃圾收集清運處置一體化工作實施方案》,投入資金1662.97萬元,全力實施鄉村垃圾收集、清運、處置一體化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建成84個村積分兌換站、1個資源回收站、1個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服務中心、6個環境垃圾回收簡易設施,設立250個定點收集指示牌,采購15輛運輸車,“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垃圾治理模式基本建成,鄉村環境治理成效實現全面提升。自2021年投入送營以來,已收集轉運處理3250噸農村垃圾。
全面推行數字監管,優化提升管理效能。為實現對鄉村垃圾處置過程的全程跟蹤,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及后續服務改善優化,建成數字鄉村生活垃圾收集清運體系云智慧控制平臺,將全縣1個鄉村生活垃圾轉運站、9輛清運車、6輛轉運車、250個收集點全部納入數字監測平臺監管,對鄉村生活垃圾收運車輛實施自動定位監測,垃圾收運路徑全過程監管,實現全縣鄉村生活垃圾收集清運監管數據縣鄉村三級“一張圖”管理模式,達到集成式、智能化、全覆蓋、高效率治理目標。
創新推行積分模式,激發垃圾分類動力。實行鄉村垃圾積分兌換管理辦法,因地制宜將村級小賣部改造為垃圾分類積分兌換超市,將可回收利用的廢舊金屬、飲料瓶、廢舊紙箱等兌換成積分,利用積分兌換牙刷、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目前,全縣共設立84個積分兌換點,現已兌換6450積分物品,不斷激勵村民通過垃圾分類獲得積分、兌換“禮品”,有效形成“村民收集分類、定點兌換商品、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處理新模式。
健全完善運行機制,推動責任壓實到位。建立健全鄉村生活垃圾定時清運制度,采取國道318沿線每周清運三次、其余鄉鎮每周清運1次的形式,提前明確收集線路和時間節點,村垃圾收集點位組織生態崗位人員前往集中點收集,做到規定時間內收集完畢;轉運壓縮車嚴格按照規定線路行使,提前聯系下一站,切實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眾、節省時間,最終封閉式循環轉運到縣城生活垃圾填埋場規范化處置。同時,縣政府對第三方團隊實行周調度、月考核的考核制度,對各村生活垃圾收集和管理情況進行督查,并將考核結果累計積分與第三方年度資金撥款相掛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日喀則市謝通門縣切瓊鄉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
近日,日喀則市謝通門縣切瓊鄉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重點從“五個突出”上下功夫,補短板、強弱項、爭先進。[詳細] -
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西藏移交信訪件
4月2日9時至21時,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共接到反映西藏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問題的來信來電舉報27件,涉及5個市,分別為拉薩市21件、日喀則市2件、那曲市2件、山南市1件、昌都市1件。[詳細] -
日喀則氣象部門開展世界氣象日科普宣傳
3月23日是第62個世界氣象日,日喀則市、縣兩級氣象部門緊緊圍繞“早預警、早行動:氣象水文氣候信息,助力防災減災”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氣象科普宣傳活動。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