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5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6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西藏社會制度實現歷史性巨變,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間奇跡。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全面加強西藏工作,確立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系統謀劃推進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西藏步入發展最好、變化最大、各族群眾得實惠最多的歷史時期。
2025年8月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率中央代表團出席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此次中央代表團的規格之高前所未有,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和黨中央對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視,對西藏各族干部群眾的親切關懷。這一歷史性的西藏之行,在黨和國家歷史上書寫了又一個第一次。
60年團結奮斗,60年滄桑巨變。西藏各項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充分體現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強大生命力,充分展示了西藏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精神風貌。1965年9月,西藏自治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在拉薩勝利召開,西藏自治區及其人民政府宣告成立,西藏各族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走上了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6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下,西藏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和人民民主政權,實行改革開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使得西藏各項事業日新月異,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這充分彰顯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切關懷西藏各族人民,高度重視西藏工作。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西藏工作把舵定向、謀篇布局,部署召開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確立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明確了“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為西藏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推動西藏工作取得了全方位進步和歷史性成就。
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深刻揭示了西藏工作的內在規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藏穩藏興藏成功經驗的總結提煉和創新發展,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于西藏工作的集中體現,為做好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西藏的發展從“能發展”到“快發展”,再到“高質量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書寫了中國式現代化在雪域高原的壯麗篇章。
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西藏徹底擺脫了千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全區62.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74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全面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在邊境地區,通過實施邊境小康村建設工程,有效改善了邊民生產生活條件并提升守邊固邊能力,推動形成“興邊富民、固邊穩藏”的戰略格局。2024年,西藏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76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是1965年的155倍。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2024年底,西藏公路通車總里程和鐵路運營里程分別達12.49萬公里、1359公里,國際國內航線達183條。青藏、川藏、藏中、阿里4條電網建成投用,主電網覆蓋所有縣(區、市),制約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得到極大改善,為西藏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2024年,西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5444元,是1965年的121倍。農牧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578元,是1965年的199倍。各族群眾住有所居、勞有所得、老有所養、學有所教、病有所醫,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各族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三包”政策不斷優化,西藏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從學前到高中的15年全民公費教育體系。“組團式”教育援藏持續深化,全國十余個省市選派優秀校長、教師赴藏工作,助力拉薩北京實驗中學、日喀則上海實驗學校等一批重點學校脫穎而出,教育發展基礎實現質的躍升。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有效傳承保護和利用。2012年至2024年,中央和西藏自治區財政累計投入專項資金4.73億元,用于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開展傳習活動及保護利用設施建設等。西藏現有各級各類非遺代表性項目2760項,代表性傳承人1668名。《格薩(斯)爾》、藏戲和藏醫藥浴法已列入聯合國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
醫療衛生事業實現跨越發展。城鄉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農牧民健康體檢實現全覆蓋。全區縣級以上醫院均達到二級及以上標準,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覆蓋率達100%,遠程醫療系統實現自治區、市、縣、鄉四級聯網。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和平解放初期的35.5歲提高到72.5歲。以“組團式”醫療援藏為載體,構建起“以拉薩為中心、輻射全區”的醫療專科體系,建立重病在區內治、疑難病轉內地的雙向轉診機制,有效緩解“看病難、看病遠”問題。
生態文明建設成為西藏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西藏作為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國家不斷深化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的戰略部署,著力提升西藏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地位。西藏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全力建設國家生態文明高地。西藏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穩中有升,森林覆蓋率、濕地保護率分別穩定在12.31%、68.75%,河湖健康率100%,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9.7%。2016年至2024年,年均為群眾提供生態保護崗位51.6萬個,實現年人均收入3500元。
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西藏現有藏傳佛教宗教活動場所1700多處,僧尼約4.6萬人,清真寺4座,世居穆斯林群眾約1.2萬人,天主教堂1座,信徒700余人。在西藏,各宗教、各教派一律平等,信教和不信教群眾一視同仁,群眾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保障,宗教領域持續和諧穩定。僧尼納入社會保障體系,政府每年補貼2600多萬元,實現僧尼醫保、養老保險、低保、意外傷害險和健康體檢全覆蓋。2011年以來,統一維修改造寺廟僧舍,修建寺廟養老院,提供醫療衛生服務,98%以上寺廟實現通路、通訊、通電、通水、通廣播電視,大力改善基礎設施,鞏固提升廣大僧尼學修生活條件。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宗教信仰自由保障的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有力維護了宗教和順、社會和諧、民族和睦。
在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指引下,西藏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睦、生態良好、邊防鞏固、人民安居樂業,呈現出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良好景象。西藏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是中國式現代化在世界屋脊創造的人類發展奇跡。實踐充分證明,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處處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光芒,是西藏工作的綱和魂。
60年砥礪前行,新起點再鑄輝煌。歷史啟迪未來,奮斗創造輝煌。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時期,西藏現代化建設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西藏各族人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抓好“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奮力譜寫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努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中國西藏網 文/周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