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新辦發布《新時代西藏人權事業的發展與進步》白皮書。這份白皮書完整呈現了西藏和平解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以來西藏人權事業取得的長足發展和全方位進步,向全世界展現了一個美麗、環保、現代的新西藏。這份白皮書關于“生態”一詞共出現了35次,通過大量詳實的數據闡明西藏在環境權利保障上充分有效,成為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
西藏是重要的國家安全屏障和生態安全屏障。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西藏積極強化對環境保護的戰略規劃、全局謀劃、系統布局,在環境權利保障制度更加健全、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不斷完善、環境監測實現常態化、城鄉人居環境持續改善以及生態補償制度有效落實等方面,始終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制定科學合理發展規劃。
西藏環境權利保障法制體系不斷健全,為保障各族人民環境權利提供了重要法律制度支撐。2023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西藏自治區頒布《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西藏自治區冰川保護條例》等等……
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不斷完善。西藏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47個,總面積達41.22萬平方公里;根據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西藏現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1072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46種;已記錄有維管束植物7504種,其中西藏特有植物1075種,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69種……
環境監測實現常態化。西藏穩步推進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重點開展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空氣質量等監測網絡布點,持續開展珠峰絨布河等典型區域環境監測……
城鄉人居環境持續改善。截至2024年底,改造農牧區戶用衛生廁所43萬座,普及率達到80.3%,更多農牧民群眾用上了干凈整潔衛生的廁所,公共環境質量持續提升。通過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等,基礎設施得到改善的同時,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
生態補償制度有效落實。2017年,發布《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實施意見》,2018年至2024年,落實各類生態補獎資金953.96億元……去過西藏的人會發現,西藏天更藍了、湖更清了、山更綠了,環境更美了,百姓的笑容更多了。
在不斷發展過程中,西藏始終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牢記“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的使命,在現代化建設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不斷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水平,推動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保護,西藏成為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人民生態環境權利保障水平不斷提升。(中國西藏網 文/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