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光明師享薈|兒科看病為什么難?兒科醫生的“培養”和“輸出”是關鍵

發布時間: 2025-04-22 08:47:00 來源: 光明網

  開欄語:在新時代教育強國建設的征程中,高等教育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承載著民族復興的希望。重慶正以昂揚姿態,書寫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光明網重慶頻道推出《光明師享薈》欄目,搭建思想碰撞、經驗共享及學術交流的平臺,聚焦立德樹人實踐,弘揚育人使命,展現師者擔當。期待與重慶高校師生同行,以教育偉力點亮城市未來,以強國之志匯聚智慧星河,共同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重慶教育篇章。以思想之光,照亮教育強國新征程! 

  本期受邀分享嘉賓:李秋,國家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人大代表,國家兒童健康與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第八屆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首批重慶市醫學領軍人才。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榮譽。 

  近日,在第77個世界衛生日來臨之際,全國各地醫療衛生系統圍繞“保障母嬰健康呵護祖國未來”宣傳主題,紛紛開展各類活動。

  兒童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牽動著每一個家庭,影響著新中國的未來。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共有兒童醫院162家,兒科執業(助理)醫師23.4萬人,全國兒科床位58.8萬張……我國兒童健康水平持續提升的背后,是無數扎根在兒童醫學領域的醫護人員、專家教授、干部職工和莘莘學子的選擇與堅守。

  重慶醫科大學兒科學院的李秋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本期《光明師享薈》將聚焦“兒科醫學育才”,邀請她分享交流。

  “兒科”不僅是技術,更是一門藝術 

  近年來,“兒科看病難”的突出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聚焦兒科醫生數量短缺、兒科醫生流失率過高以及兒科醫生培養難度較大等方面的現實問題,2025年全國兩會,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提出,把“兒科”作為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為民服務辦實事的八項工作之一。同時,強調“兒科人才隊伍建設”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那么,在我國兒童衛生健康事業領域,與北京、上海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的重慶,如何破解上述難題?

  “實際上,我們的兒科醫生在全國來說,流失率是很低的,專業忠誠度也是非常高的。”李秋表示,近15年來,重醫兒科學院培養的兒科醫師占全國新增兒科醫生的50%。

  僅李秋個人而言,從教近40年,培養的學生上千人,覆蓋廣大西南地區,以及湖北、湖南、廣東、浙江、山東等20余個省市。

  在此基礎上,育才是關鍵。“育才的核心是育心。”這是李秋的答案,也是重慶醫科大學兒科學院始終踐行的“五心”教育理念。

  李秋認為,醫學是非常嚴謹的教育,對于醫學生的培養,除了傳授他們精湛的技術,更要培養人文的藝術。首先,學生要對生命和醫學持有“敬畏心”,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練就精湛的醫學技能;要具備“同理心”,保持溫和和耐心,體會患者及家屬的處境;其次,要時刻關注醫學前沿,對學科發展和科技進步保持“好奇心”,不斷提升業務水平;無論患者病情輕重,都要做到一視同仁,把“責任心”牢記心中;最后,還要始終把愛國家、愛社會、救死扶傷的醫者“仁愛心”作為職業素養的第一準則。

  正是對學生人文素養及職業道德培養的言傳身教,以及在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浸潤式教育,才有了重慶醫科大學兒科學子的“桃李滿天下”。

  教學難點在“病房”,不在課堂 

  兒科為什么難學?兒科醫生為什么難當?

  “冷冰冰的聽診器,沒辦法一次又一次地放在患兒弱小的胸膛上。”李秋用學生的臨床實踐案例,分析了兒科教學和兒科醫生培養中的一大難題。

  眾所周知,臨床教學是醫學高等教育的重要環節,是醫學生理論學習與技能提升的融合過程,也是醫學生從學校走向醫院的重要橋梁。學習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醫學生未來的工作業務能力。

  兒科醫生在培養過程中,因患者年齡小、配合度低、家屬情緒焦慮等綜合因素影響,導致臨床教學資源的匱乏和不足。同時,由于兒科患者往往無法清楚地表達痛苦和感受,因此需要具備豐富經驗的兒科醫生進行精準診療,導致兒科醫生的培養周期相對較長。

  對此,以李秋為代表的重慶醫科大學兒科學院的專家、教授們,基于歷史悠久的學科、專業建設經驗,以及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賦能改革,創新探索出“教學、臨床、科研”協同育人體系,實現“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的全鏈條管理。

  針對兒科臨床示教病人難找的教學難題,李秋創新性地提出“情景劇”教學模式。課堂上,學生分別化身家長、醫生、患兒,通過演繹,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醫學知識,而是主動探索,提前查閱疾病知識,深入研究診療方案,有效提升了醫學技能和問診技巧。

  近年來,李秋與其團隊提出“標準化兒童患者模型”教學項目。通過模擬兒童的生理和病理過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復雜的醫學概念。學生也可以根據“標準化兒童患者模型”,在模擬環境中進行反復臨床練習,提升臨床技能,減少對真實患者的潛在風險。經過3年時間的攻關,現已構建起20萬例數據的標準化兒童患者病例庫,打造了600多例不同病情、不同復雜程度的虛擬標準化兒童患者,完整覆蓋兒童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標準化兒童患者模型”系統已在27個省市區線上培訓使用,惠及上千家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生和患者。該項目也于2022年成功獲批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標準化兒童患者模型關鍵技術與應用》。

  為了將“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科研育人思維融入教學,李秋還設計出系統問卷調查,定期對比,分析各項教學效果。

  隨著AI技術的發展,她帶領團隊以兒童慢性腎臟病為例,基于30萬例臨床數據,構建出AI篩查系統,將早期確診率提升至76%,并將這些病例提煉為標準化教學模塊,融入《兒科學》第九版教材。

  此外,重慶醫科大學兒科學院還依托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建立臨床資源案例庫、PBL 臨床科研案例庫,融入精準醫療、數字健康等前沿研究,師生自主開發VR穿戴兒外科虛擬仿真手術軟件等舉措,強化形成“教學、臨床、科研”育人合力,奠定了中國西部兒科醫學中心引領者的地位,造福了千百萬兒童及家庭的健康。

  “小兒科”如何承載“大使命”? 

  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千名兒童擁有0.92名兒科執業(助理)醫師,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且優質資源集中在大城市,基層醫療機構長期面臨人才短缺、誤診率高、技術薄弱等問題。

  為此,國家衛生健康委將2025-2027年確定為“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年”,明確提出兒科服務要實現廣泛覆蓋,增強兒科服務供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兒科服務的比例要達到90% 以上。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李秋先后提出構建適宜我國兒童生長發育特點的疾病防治體系、進一步完善鄉村醫生保障機制、更好滿足基層兒童醫療衛生需求、在新形勢下推進兒科診療服務能力建設等190多件議案和建議,她始終關注“兒童健康、西部醫療、農村衛生、鄉村醫療教育”等重要領域,大量建議被采納、推廣,用于基層醫療衛生和兒童保健相關工作的改進和提升,為全國兒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近十年來,為打破兒科醫生流失困局,重慶醫科大學兒科學院首創“科研積分制”,將基層帶教、多中心合作納入績效考核,醫生指導基層醫師可獲績效加分,參與跨省項目優先晉升職稱,有效帶動在校科研人才投身基層醫療服務的積極性。

  李秋及學院數十位專家、教授“以身為范”,長期堅持服務基層、開展診療及技能培訓,增強了學生服務基層的責任意識。為社會培養輸送了一大批職業使命感強、專業勝任力強的高素質兒科醫學人才。據統計,近五年,重慶醫科大學兒科學院畢業生中67%選擇服務西南地區,超過同類校院15%;兒科醫生離職率低于全國2.6%;74人次援藏9批次、援外4批次。

  69年來,重慶醫科大學兒科學院堅守為國家培養“全科兒科人才”的教育底蘊和10年培養3000余名兒科醫學急需人才的使命擔當,守護著“一切為了兒童健康”的夢想,銳意進取,為國家兒科事業發展交出重慶答卷。

(責編: 賈春玲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制服|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我的小后妈中文翻译 | 中文字幕丰满乱孑伦无码专区 | 97性无码区免费|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中文资源|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 国产精品一级毛片无码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免费无码国产在线观国内自拍中文字幕 |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拍拍拍无码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综合中文网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日韩va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日无码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 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秋霞| 高清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高清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一|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