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京津冀社區和老年教育合作發展論壇舉辦
人民網石家莊6月24日電 分享京津冀社區和老年教育合作交流的經驗,為京津冀社區和老年教育未來發展建言獻策,展示可復制可推廣的精品項目并達成合作意向……6月19日-21日,以“創新機制·共建共營”為主題,為期三天的“首屆京津冀社區和老年教育合作發展論壇”在保定舉辦。
“創新引領是現階段推動社區和老年教育深入發展的有效途徑。”教育部社區教育研究培訓中心原常務副主任周延軍說。據了解,2016年以來,京津冀教育行政部門就構建了三地協作機制,各自都在各自的優勢基礎上持續發力。其中,河北省社區教育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在社區教育網絡體系建設方面,截至目前,已有11個市、143個縣(區)成立了社區教育指導中心(社區教育學院),市級覆蓋率達100%,縣、區級覆蓋率達85%。在終身學習在線平臺建設方面,已由當初的單級平臺,改造升級為省、市兩級平臺,目前平臺累計點擊量達4000多萬次,日均點擊量5萬次。平臺提供免費學習資源近3000個系列,42000個課程。在社區教育示范區影響方面,河北創建了社區教育實驗區、示范區、實驗基地、實驗項目。目前全省已創建國家級社區教育實驗區8個,省級社區教育實驗區18個、示范區9個,省級社區教育實驗基地及實驗項目143個。在實驗點的創建過程中,大膽引入民辦企業、民辦教育機構,2018年新增設的83個實驗基地和實驗項目中有13個為企業或民辦機構。
論壇上,來自京津冀的專家、校長還對三地社區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其中,唐山社區教育學院和唐山市社區教育指導中心的牟校長,提出的“五抓”經驗引起代表們的極大興趣。天津廣播電視大學副校長劉智剛認為,京津冀三方要分享經驗、研討工作,拓展合作內容及方式,從資源共享、活動交流拓展到全方位、一體化,把京津冀協作聯盟工作做實、做細、做出成效,為三地社區教育、老年教育工作發展服務。
在這次論壇上,京津冀三地還遴選出17個可復制可推廣的精品項目進行了展示,三地多家單位達成了合作意向。據悉,這是2019年以來,京津冀在社區教育領域內的第三次深度交流與融合。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增進了京津冀社區和老年教育的溝通、交流與合作,而且進一步推進了京津冀社區和老年教育的協同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