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城市更加智慧!深圳打造政企服務“樣本”
【落實“六穩六保”·優化營商環境】
讓城市更加智慧!深圳打造政企服務“樣本”
中新網深圳10月22日電 (記者 謝藝觀)40年來,在深圳經濟特區這片土地,百萬企業在此生根、發芽、成長。
按深圳市統計局公布的深圳市2019年常住人口1343.88萬人計算,深圳市每千人擁有商事主體259戶,擁有企業162.9戶,商事主體總量和創業密度保持全國大中城市首位。
10月21日,“落實‘六穩六保’·優化營商環境”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來到深圳,了解當地服務市場主體的措施和成效。
完善+創新,推動政務服務便利化
“現在手續比五年前簡潔多了。”在深圳市行政服務大廳內,前來辦理業務的余先生表示。
近年來,深圳市把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推進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和增進人民福祉的重要抓手,推出了一系列改革,讓市民生活更方便,讓企業辦事更便捷。
據深圳市行政服務大廳工作人員介紹,2019年全國營商環境評估中,深圳在政務服務一級指標中,取得了滿分的好成績,位列全國第一;在國辦電子政務辦組織開展的網上政務服務能力第三方評估中,深圳連續兩年位列32個重點城市首位。
這一方面得益于深圳不斷完善政務服務渠道建設,實現政務服務便利化。包括全面推行“一門一網”及審批標準化改革;大力推進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實現“一網通辦”;聚焦移動互聯技術與趨勢,提供智慧便利的移動政務服務;推進自助服務終端整合,實現“一機通辦”。
另一方面源于統籌推進政務服務改革創新,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如,強化電子證照和電子材料共享復用,推出申報端“秒報”(無感申辦)服務;進一步推出“秒報秒批一體化”政務服務新模式;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推進政務服務“免證辦”改革;積極探索大灣區政務服務跨城通辦等。
“我所在的窗口平均一天接待幾十個人,一至兩分鐘就可完成一項業務辦理。”行政服務大廳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中新網記者。
“除了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優化升級‘開辦企業一窗通’平臺”,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黃生文表示,今年,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還出臺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若干措施,從進一步提高企業開辦經營便利度、優化就業創業環境、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加大服務外貿外資企業力度、提升涉企服務質量和效率、優化企業公平競爭環境等六個方面出臺36條服務舉措,以更大激發市場活力。
政企共建平臺,打通政企服務“最后一公里”
在政企服務中,“最后一公里”一直是痛點和難點。
為此,深圳共建創新政企服務平臺,深圳龍崗區行政服務大廳天安云谷分中心落戶云谷。
據工作人員介紹,作為全國首個政企共建產業園區公共服務平臺,其覆蓋企業發展所需的設立、變更、政策申請等近200項政務服務,打通政府服務企業的“最后一公里”。
‘六保’中的重要一項是‘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天安駿業投資發展集團助理總裁吳先政表示,天安云谷智慧園區順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在5G、AI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科技、新能源等產業領域攜手國內外領先的企業與機構,鏈接國際資源,搭建技術、金融等精準敏捷的產業運營平臺。
“我們還開展與世界主要灣區及創新地區的合作,助力企業走出去,實現國際技術合作與雙向轉移。”吳先政稱。
對于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園區透露,天安云谷與中小擔、高新投、大馬化投資、松禾資本、基石基金、科技保等金融機構形成戰略合作,為園區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提供服務,云谷本身更是籌劃建設兩個基金,規模達2個億,讓企業大膽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中國西藏網微博
中國西藏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