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揭牌一周年:擴大開放的“速度與激情”
落戶于臨港新片區的上海最大外資項目——特斯拉超級工廠項目,從簽約到取得施工許可證僅僅花費5個月時間,一度成為“臨港速度”的“代言人”。一年前,在臨港新片區揭牌儀式上,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曾表示,新片區有足夠的格局能夠承載特斯拉的夢想。
在特斯拉超級工廠項目實現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當年交付之后。特斯拉方面表示,將加快上海超級工廠二期建設,加速推進研發創新中心落地,引入更多適應中國市場和需求的新車型、新項目。
“臨港速度”并未止步。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朱芝松介紹,臨港新片區全面擴大“特斯拉模式”綜合效應,率先實施產業用地多用途混合利用試點;率先開展建設工程施工許可告知承諾制改革;形成投資項目一站式辦理施工許可、一站式辦理綜合竣工驗收“兩個一站式”機制。“進平科技新能源項目從簽約到取得施工許可證僅用時4個月,比特斯拉超級工廠項目還快1個月。”朱芝松說。
短短3個月,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14.27平方公里的一期封關區域所有圍墻、道路、卡口等建設完成并通過驗收。今年5月,這個中國唯一的“特殊”綜保區正式揭牌。
隨后,中國首單徑予提發貨、中國首單跨口岸國際中轉集拼、中國首單全球大型設備集貨采購貨物進境免備案手續、中國首單區內物流企業從事組合裝配、中國首單大批量進口汽車保稅倉儲展示等創新業務相繼落地。亞馬遜中國華東采購分撥中心項目、馬士基亞太分撥中心等18個海內外龍頭企業項目紛至杳來。
在全球疫情帶來不利影響的當下,洋山特殊綜保區的重要性更為凸顯。在“一線自由、二線管住”等特殊管理模式下,口岸能夠積極探索嘗試創新業務,成為企業走出國門的重要跳板。
面對“臨港速度”,市場“激情”回應。企業敏銳地捕捉到了臨港新片區獨特優勢與可期未來,358個項目、2700余億元投資在這一年里涌入。平均下來,幾乎每天都有新項目在此間落地。
對企業而言,選擇臨港新片區的理由有很多,開放創新的制度無疑是左右決策天平最重的砝碼。
“從外高橋到臨港的‘自貿區弧’,其實是中央對上海擴大開放、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臨港新片區“十四五”規劃編制智庫專家趙曉雷表示,這條上海東南沿海的“自貿區弧”,將成為中國全方位高水平開放的前沿基地,也將是中國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