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民生

布下一張網 監管無死角

呂望舒 發布時間:2020-07-10 14:10:00來源: 中國環境報

  自然保護地是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是大自然的瑰寶和美麗中國的象征。作為國家生態保護監管的主要技術支持單位,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以下簡稱衛星中心)利用天地一體化技術手段,持續開展自然保護地監測工作,有效支撐著自然保護地監管,為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建設美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監測范圍不斷擴展,有效支撐自然保護地監管

  2009年衛星中心成立之初,就開始肩負起了自然保護地遙感監管的職責。

  “剛開始,遙感監測手段主要應用到自然保護區晉升方面,為自然保護區評審提供技術支撐,之后不斷發展壯大。”衛星中心自然生態遙感部博士劉曉曼介紹說。

  “一方面,隨著國家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對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工作需求日益增加;另一方面,隨著監測技術手段的日益發展進步,我們逐步將業務擴展到自然保護地監管工作的各方面,包括針對領導批示、環保約談、群眾舉報、媒體曝光、專項監督檢查等專項遙感監測。”談到如今的工作,衛星中心自然生態遙感部博士肖如林告訴記者。

  歷經十多年的發展,我國自然保護地遙感監管實現了從無到有、從點到面、從淺到深、從被動到主動、從應急到定期的蓬勃發展,如今已成為生態環境部生態遙感監測業務化程度最高、開展范圍最廣、業務量最大的“品牌業務”和“拳頭產品”,形成了自然保護地疑似問題線索“遙感發現——地面核查——監督執法”的主動發現監管體系。

  截至2020年5月,衛星中心自然生態遙感部共上報自然保護地監測相關研究報告200余份,在自然保護地監管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效顯著。

  “我們開展的8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次省級自然保護區、1次國家公園、1次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遙感監測,累計發現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疑似問題線索94萬多條。”衛星中心自然生態遙感部博士付卓說。

  這些疑似問題線索直接支撐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以及“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等重大任務的線索篩選和證據鎖定。例如,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中,衛星中心自然生態遙感部根據現場工作需求,開展了張掖黑河濕地、甘肅祁連山、甘肅敦煌陽關、湖南洞庭湖、海南青皮林等自然保護區遙感監測,為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提供了有力支撐。

  利用新技術,提升自然保護地監管支撐能力

  “今年,我們需開展6個批次自然保護地遙感監測,每個批次平均約500個保護地,累計處理約300萬平方公里的遙感影像數據,實現數萬條人類活動線索的發現、下發核查、上傳更新等。”細數今年的工作,衛星中心自然生態遙感部的聞瑞紅和王雪峰一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為增強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能力,進一步提升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工作現代化、科技化和精細化水平,2012年以來,衛星中心自然生態遙感部不斷探索加強信息化能力建設,更高效便捷地實現天地協同,更好地服務于自然保護地監管。

  2012年,衛星中心自然生態遙感部組織研發了適用于平板電腦的“自然保護區移動核查執法系統”,在原環境保護部執法局2013年和2014年組織開展的自然保護區執法、生態司2015年組織的自然保護區專項執法和檢查、六大督察局2013年和2014年開展的專項自然保護區督查工作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極大地提高了執法和實地核查的效率。

  2017年,生態環境部牽頭組織開展了“綠盾2017”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強化了自然保護地監管。隨著“綠盾”專項行動的持續深入開展,對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一體化監管系統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為此,自2018開始,衛星中心為進一步滿足自然保護地監管需求,逐步開始了自然保護地監管信息化能力建設方面的布局,致力于綜合運用3S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建立服務于自然保護地監管執法,綜合信息化、覆蓋全面化、高效便捷化、協同一體化的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監管系統。

  2020年,生態環境部發文正式啟用自然保護地監管系統。“這個系統研發了近兩年的時間,今年5月正式啟用,僅僅一個月的時間,用戶已經超過1400多人,包括生態環境部直屬單位、地方生態環境部門和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等單位。”衛星中心自然生態遙感部孫陽陽自豪地介紹說。

  這一套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監管系統支持便捷、高效、規范的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遙感監測數據下發、逐級核查填報、抽樣巡查、專項督察等全過程監管鏈條以及人類活動信息的臺賬化管理維護與多維展示分析,初步實現了“統一標準、統一數據、統一系統”和“監測與監管協同、國家與地方協同、天空地協同”的“三統一”、多協同、全過程的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監管目標,為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監管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面對新責任,完善自然保護地監管體系建設

  隨著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建立,以及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推進,衛星中心也在進一步為推進自然保護地天地協同監管體系建設和加強自然保護地監管能力現代化提供技術支撐。

  在監管技術體系方面,將充分發揮“天基”衛星遙感、“空基”無人機遙感以及“地基”的定位觀測、地面調查等各種技術手段優勢,完善“天—空—地”一體化的自然保護地監測監管網絡體系,形成“全方位的監測監管一張網”,提升自然保護地監測監管能力,實現自然保護地全方位監測監管。

  在監管業務領域方面,將逐步從人類活動監管拓展到綜合評估、診斷、預測預警等業務領域,構建自然保護地監管的“全鏈條的業務版圖”,實現自然保護地全鏈條監管。

  “特別是要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等信息化手段,形成自然保護地監管、評估、診斷和預測預警能力,全面掌握人類活動的類別、分布和動態變化情況,及時評估、診斷、預警其生態影響和潛在風險,提高自然保護地管理決策科學化水平。”衛星中心自然生態遙感部侯靜介紹說。

  面對新職責、新使命和新要求,自然保護地監管業務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在今后一段時間,將是自然保護地監管業務的質量提升期和技術轉型期,自然生態遙感部將重點推動監管業務由自然保護區監管向自然保護地監管的拓展、由人類活動監管向生態系統全要素監管的拓展、由傳統數據處理技術向大數據協同分析技術的轉型。

  同時,衛星中心將建立自然保護地業務化運行的技術標準規范體系,形成分工協同、上下聯動、互聯互通的業務化運行機制,為自然保護地監測、評估、執法提供全方位的基礎支撐。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国产精品无码成人午夜电影| 成年午夜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乱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盗|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视频| 成人麻豆日韩在无码视频 |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中文字幕AV一区中文字幕天堂|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新浪 | 久久久久久无码Av成人影院|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线观看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水卜樱| 一夲道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99国产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5566|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永久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网站|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蜜桃无码AV一区二区| 天堂无码在线观看|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 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 毛片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丰满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西西4444www大胆无码|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 无码人妻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