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新聞

為引流,部分教培機構上演虛假“人設秀”

發布時間:2024-01-03 16:02:00來源: 齊魯晚報

  近年來,社交平臺的興起,為教育培訓市場注入了新活力。流量洶涌而至,不少教培機構的員工,披上了“考研‘上岸’者”“留學生”“行業精英”的外衣,在社交平臺發布圖文“軟廣”,為機構吸粉、引流。

  虛假的“人設秀”,使部分從業者陷入道德困境,但也有人覺得這不過是營銷的“本來面目”。“人設是假的,但提供的內容是免費且有用的”,在略顯矛盾的處境之下,這種營銷行為尚處于平臺監管的“真空地帶”。

  你以為的“行業精英”

  可能是實習生扮演的

  “做完‘養號’的準備工作,領導讓我給賬號編幾個人設出來,我直接坐擁了好幾個身份,你怎么知道我是大廠技術員、文科轉碼、高級產品經理、投行學長?”離職以后,研究生劉昊宇(化名)在社交平臺上寫道。

  去年12月,他通過海投簡歷,找到了一份“新媒體運營”的實習工作。然而,入職以后,劉昊宇發現,這份工作并不像他所預想的那樣,是運營求職培訓機構的官方賬號,而是要從零開始“養”個人賬號。

  按照部門的要求,這些賬號必須擁有固定的人設。劉昊宇的同事多為還在讀書的學生,卻都在社交平臺“搖身一變”成了“行業精英”。“每人要負責三到五個號,具體打造什么樣的人設,跟賬號的定位有關。”劉昊宇回憶說,“我統計了一下,公司運營的這類賬號總共有幾十個。”

  仍在國內讀大學的林媛(化名),則被迫扮演起了在國外留學的“學姐”。她于2022年6月到一家K12(小學至高中12年基礎教育階段)教育公司的新媒體運營崗實習,卻在入職后被分配到公司的留學機構工作。“當時領導給了我們兩個選擇,一個是以留學‘學姐’的身份,出鏡拍攝視頻;另一個是寫推文引流。”她選擇了“‘人設感’相對沒那么強”的后者,在賬號的個人簡介部分,給自己貼上“名校留學生”的標簽。“如果怕露餡,也可以只說自己在某個國家留學。”林媛補充道。

  去年11月入職某考研圖書公司的陳天立(化名),同樣見證了這場以“新媒體運營”為名的“人設秀”。他所在的部門,不少本科畢業生在社交平臺上,將自己包裝成了通過考研“上岸”國內名校的研究生。

  “即便是考研成績單,也可以‘P’出來,基本不會受到用戶的質疑,畢竟大家關注的主要是賬號內容,而不是個人簡介。”陳天立說。由于覺得“內容質量才是最重要的”,他并未編造人設,運營賬號近一個月時間,漲粉數量僅在一百左右,“在部門是倒數”。在這周的部門會上,領導“點”他未能完成線上推銷圖書的業績指標,陳天立頗覺無奈:“重點大學碩士畢業,卻在做這種工作。”

  認為引流過程“不道德”

  有入職者“光速”離職

  談及工作體驗,劉昊宇和陳天立不約而同地將其描述為“造輪子”。這是一句“互聯網黑話”,用來形容那些“重蹈前人覆轍”、沒有創造性的無意義工作。

  盡管身處不同領域的公司,但他們的工作內容大同小異:首先是“調研”,即花數天時間,快速翻看行業資料與社交平臺的相關帖子,而后“照貓畫虎”發布圖文帖;再就是“養號”,模擬真人使用社交平臺的過程,避免被平臺鑒定為“打廣告的”;最終目的則是“引流”,適時向粉絲推銷本公司的課程或培訓服務。

  背靠圖書編輯部這棵行業“大樹”,推免讀研的陳天立“速成”了考研領域“專家”。“平時我會給用戶答疑,如果遇到什么不會的問題,就去問編輯部的同事。”陳天立認為編輯部的員工“很專業”,“給用戶提供的內容還是有用的”。

  劉昊宇也覺得“到了上課和培訓階段,公司提供的內容應該尚可,對于學習和檢索能力不強的人來說,提升會比較明顯”,但他更加苦惱于引流過程的“不道德”。

  “這不就是騙人嗎?”劉昊宇說,他在入職四天后便“光速”離職,還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吐槽這類工作的帖子。在留言區,有人評論道:“這種工作好沒意思,有種騷擾電話崗的感覺。”

  沒有工位、只能和其他三個實習生擠在公司閱覽室辦公的林媛,也做出了相同的選擇。“整合留學信息對我來說很困難,‘拉人頭’的引流工作,我自己也排斥,再加上經常加班,實習工資卻只有1500元,綜合考慮下來就辭職了”。

  體驗過這份工作以后,劉昊宇對社交平臺上信息的真實性有了新的認知。“現在再看,很多帖子就是‘一眼假’,尤其是那種沒有個人生活照片、只有高級人設標簽的。”林媛則認為,即使沒接觸過這個行業,“看多了也能一眼看出來是廣告”。她舉了個例子:“像現在考公、考研很熱,但那些平日忙著考公、考研的人,哪會有時間精心拍攝、剪輯視頻呢?”

  “造人設”是競爭選擇

  火起來就是“搖錢樹”

  曾在某教培機構任營銷經理的王志遠(化名)告知記者,業內的自媒體“玩法”已經非常成熟。“注冊個人賬號,在社交平臺打造人設,并發布相關內容,算是個‘收集線索’的過程。”王志遠說,“機構會根據賬號的運營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將在社交平臺吸納的粉絲轉換為私域流量,進而推廣培訓服務。”在他看來,在激烈的競爭態勢之下,這樣的營銷方式是業內的普遍選擇,本身并無是否道德之說。

  陳天立也嗅到了“人設秀”背后的商戰硝煙。“據老板說,公司開展這方面業務的起因,是其他機構會雇用‘水軍’來攻擊我們,所以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所在的考研圖書公司處于行業頭部,圖書編輯能拿到每月2萬元的高薪,新媒體部門亦有“貨真價實”的考研“上岸者”——這個女生用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在社交平臺積累了兩千多粉絲。

  眼看部門同事將賬號運營得風生水起,陳天立不時陷入業績焦慮之中:“其實所謂人設,就是一個用來增強內容說服力的手段而已,無須對此有過大的道德負擔,反正用戶是否購買培訓服務跟這個也沒有必然聯系。但我覺得這方面市場已經接近‘飽和’了,大部分資源都被機構和名師壟斷,個人博主只能拾一些‘邊角料’。”他感到自媒體領域的“頭部效應”明顯,流量則是門徹徹底底的“玄學”——社交平臺的曝光機制并不透明,“不知道為什么某條帖子就火起來了”。

  “在社交平臺發帖,本來就有自然曝光,這部分曝光量和內容、標簽都有關,存在一定不可預見性。在賬號運營過程中,機構往往會投入一定資金進行‘推流’,也就是花錢買曝光量。”王志遠解釋道,“不過,本質上,個人賬號能否火起來確實要看命。”

  他表示,由于這部分工作門檻不高,需要控制人力成本,所以大多數教培機構都偏向于招募實習生,而非名校畢業的研究生或留學生,這也直接造成賬號運營者線上、線下的身份“錯位”。“多‘養號’、‘廣撒網’很重要,畢竟,一旦有人把賬號運營起來,對機構來說就是長久的‘搖錢樹’。”

  去年4月,某社交平臺針對行為違規、內容違規、渠道違規三種違規營銷賬號啟動治理,虛假的個人簡介不在治理范圍中。此種軟性營銷行為,或仍處于平臺監管的“真空地帶”。

  見習記者 李文璇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内射 | 十八禁无码免费网站| 高清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中文字幕乱偷无码AV先锋|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中文字幕不卡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AV无码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人妻在线视频不卡乱码|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AV无码成H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2019| 中文字幕久久欲求不满| 新版天堂资源中文8在线| 久别的草原在线影院电影观看中文|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 色欲A∨无码蜜臀AV免费播| 亚洲永久无码3D动漫一区|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性色|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人妻| 天堂网www中文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无码高清不卡|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 最近免费最新高清中文字幕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