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季丨大漠里的“貝貝”熟了
央廣網北京9月18日消息(總臺記者寶音 內蒙古臺記者董云靜 鄂爾多斯臺記者白海燕)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在位于庫布其沙漠腹地的內蒙古達拉特旗,一顆顆瓜皮墨綠、結實飽滿的“貝貝”南瓜迎來收獲,合作社里的村民們忙著采摘、裝袋、搬運,大伙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眼看著就是秋分了。這里是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恩格貝鎮柳子圪旦村。早上六點,天剛蒙蒙亮,一個個瓜皮墨綠、肉質緊實的南瓜掩映在藤蔓和泛黃的葉子中。
這片南瓜地讓村里的種植戶們知道了一個新名詞,“統種共收”。合作社負責人劉海燕整合了柳子圪旦村和隔壁烏蘭村的857畝土地,統一耕種、統一育苗、統一管理、統一收獲、統一銷售,鼓勵村民以土地入股進行年終分紅。
劉海燕:這個模式能做到的是商品性一致。我們控制成本上一畝地能省200多塊錢,一畝地純收入應該在2000多塊錢。
因為好收成,地里的人們干得有說有笑。卡車緩緩停靠地頭,“瓜山”很快被一網袋、一網袋地裝好,上傳送帶,再裝車。
一車7萬多斤,一天十幾車,海燕的語氣里,有著驕傲。2016年海燕專門跑去山東壽光考察,一眼看準了銷路不錯的“貝貝”南瓜。
劉海燕:我現在是在職大學,馬上就從農大畢業了。出來學習和交流的過程中,就感覺自己的文化知識的確是有差距,得不斷去充電。
秋日正午的陽光,暖烘烘地打在身上、臉上。海燕細數南瓜的優點,像是驕傲的母親。她的南瓜也像最爭氣的孩子。2020年底,以恩格貝鎮貝貝南瓜為代表的“達拉特南瓜”被農業農村部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截至今年,海燕的合作社已經累計簽約農戶1830次,簽約金額達8400萬元,累計帶動298戶農戶年增收3萬余元。
天色漸漸暗下來,收工在望,裝車的工人出了點“狀況”。
一萬多畝貝貝南瓜,能趕在秋分前全部收完。付出多少,無須細算,夕陽下,此刻是海燕享受豐收喜悅的時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