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志愿服務工作指引5日發布 為養老志愿團隊組建等環節提供指導
昨天(5日)是第37個國際志愿者日,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會同首都精神文明辦、團市委、市志聯在當天通過線上直播形式開展“新時代 新征程 心志愿”——2022年12·5國際志愿者日主題宣傳活動,近17.3萬網友通過線上直播平臺參與。活動旨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愿精神,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志愿服務氛圍,動員廣大志愿者參與社會治理。據統計,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市通過“志愿北京”信息平臺實名注冊的志愿者人數突破458.1萬人。
在昨日的活動現場,播放了2022年國際志愿日主題視頻,發布了《北京市養老志愿服務工作指引》,以及2022年“銀齡伙伴”為老志愿服務關愛行動資助項目名單。直播間還邀請了四位志愿者講述自己的志愿服務故事,展示北京市志愿服務風采。在國際志愿者日前后,市區兩級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線上互動活動,包括“銀齡伙伴”志愿服務項目線上投票、志愿服務優秀短視頻展播等;開展志愿公益課堂,邀請專家學者直播授課,解讀本市修訂出臺的新條例新辦法,講述專業志愿服務如何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助力,如何開展養老志愿服務等內容。
近年來,本市志愿服務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例如,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會同有關部門修訂印發《北京市志愿者服務管理辦法》,細化了志愿者注冊、星級評定、信用激勵等制度措施,進一步加強了本市志愿者隊伍建設;聚焦社會治理和服務,開展“銀齡伙伴”為老志愿服務關愛行動,打造養老志愿服務品牌;加強志愿服務與城鄉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和公益慈善資源協同發展,圍繞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志愿服務;印發《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志愿服務工作指引》,動員志愿者積極參與社區值守、物資配送、防疫消殺、心理疏導等志愿服務。
本市的志愿者隊伍正在不斷擴大。據統計,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市通過“志愿北京”信息平臺實名注冊的志愿者人數突破458.1萬人,志愿服務團體7.7萬個,首都廣大志愿者在參與冬(殘)奧會等重大活動和社會治理服務中,充分展現了責任與擔當,志愿服務已成為首都文明風貌的“金名片”。
值得關注的是,自2021年起,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在全市開展了“銀齡伙伴”為老志愿服務關愛行動,廣泛動員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加入“銀齡伙伴”行列,以關愛社區高齡獨居、失能、失智等需要幫助的老年人為主要對象,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為了健全為老志愿服務體系,促進養老志愿服務常態化健康有序發展,近日,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編寫了《北京市養老志愿服務工作指引》,并于昨日正式發布。
該指引由養老志愿服務指引和典型案例兩部分組成。指引部分注重實操性,全流程梳理了養老志愿團隊組建、崗位設置、志愿者招募、注冊、培訓、志愿服務開展、記錄、服務評價、服務保障和激勵等環節。案例部分收錄了“防疫助老”“黨員助老”“科技助老”“農村養老”等七個典型案例。該指引將有助于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了解養老志愿服務的特點與難點,破解“做什么”“怎么做”“誰來做”的難題,為全市養老志愿服務的規范開展提供了實踐參考。本次指引的正式對外發布,將廣泛應用于北京市養老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切實推進為老志愿服務體系的規范化、專業化建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