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經濟帶—長江流域國土空間規劃獲批
光明日報北京2月22日電 記者楊舒從自然資源部獲悉,國務院近日批復《長江經濟帶—長江流域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這是首部經國務院批準的流域性國家級國土空間專項規劃,具有開創性、戰略性、協調性和可操作性,對完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深化“多規合一”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據介紹,規劃對長江經濟帶和長江流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等各類活動進行了總體引導和管控,是有關地方編制實施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的重要依據。其規劃范圍包括長江經濟帶和長江流域的陸域國土、內水,以及有關領海。其中,陸域面積240萬平方公里,包括長江經濟帶11個?。ㄊ校┤颍约伴L江保護法規定的長江流域其他8?。▍^)的相關縣級行政區域,共計1173個縣級行政區域。
規劃明確,推動形成承載多種功能、區域協調發展的云貴川渝區域、長江中游地區、長江三角洲區域三大主體功能綜合布局。統籌考慮區域內人口、資源、產業、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要素配置,分布式構建相對完備的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基于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劃定成果,系統調整區域農業、生態、城鎮等功能空間結構和布局,在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上協調解決空間矛盾沖突;確定區域性差異化綜合措施,促進開發和保護的有機結合,支撐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據悉,規劃對長江經濟帶和長江流域提出了筑牢空間安全底線的要求。在堅守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地質安全、防洪安全、歷史文化安全等安全底線的基礎上,到2025年,長江大保護格局基本形成,江湖關系明顯改善;到2035年,全面建成健康安瀾、生態優美、協調聯結、繁榮宜居、特色彰顯的黃金經濟帶。
規劃要求,因地制宜打造優質高效現代化農業空間,支撐長江流域建設成為國家糧食安全保障區、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示范區;提升生態系統穩定性,嚴格落實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指標,以流域和區域為單元實施江湖源頭、冰川凍土、河流湖泊、森林濕地、河口海灣等保護修復,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示范帶;落實國家重大戰略要求,暢通城市群、都市圈和中心城市間網絡聯結,促進區域人口、資源、產業、基礎設施等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合理保障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空間,促進山水人城和諧相融,不斷提升國土空間宜居性水平,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23日 10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