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多維數據感知活力中國強勁脈動 高質量發展“欣欣向榮”
央視網消息:1月12日,《新聞聯播》報道了我國外貿2023年成績單、CPI和PPI指數、天舟六號貨運飛船撤離、第七批重大外資項目推出、金融服務實體質效持續提升等,結合生態、基礎設施、能源等領域釋放出的積極信號,可以看出,當前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大道至簡,實干為要。只要堅定信心、開拓奮進,相信定能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促穩提質 一組組數據展現外貿韌性與潛力】
國務院新聞辦1月1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元,外貿進出口好于預期,實現了促穩提質目標。
據海關統計,2023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元,同比增長0.2%。其中,出口23.77萬億元,增長0.6%;進口17.99萬億元,下降0.3%。
海關統計顯示,2023年,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9.47萬億元,增長2.8%,占進出口總值的46.6%,提升1.2個百分點。四季度對歐盟、美國進出口回暖,全年分別進出口5.51萬億元、4.67萬億元,分別占進出口總值的13.2%和11.2%。
2023年,我國出口動能豐富活躍,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大關。
高水平開放穩步推進,新平臺新業態發展勢頭良好。2023年,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數量已擴大至22個,合計進出口7.67萬億元,增長2.7%。海南自由貿易港年度進出口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38萬億元,增長15.6%。
【示范引領 第七批重大外資項目鞏固外資基本盤】
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推出第七批標志性重大外資項目,通過發揮重大外資項目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鞏固外資基本盤。
此次入選項目涉及生物醫藥、汽車制造、新能源電池、化工等多個領域。具體包括上海莫德納醫藥研發生產基地、江蘇泰州新浦化學高端化學品項目等11個外資項目,數量屬歷次最多。
新一批項目的計劃總投資合計超過150億美元,單個項目投資普遍在10億美元以上;項目技術引領性突出,有利于我國補短板強弱項、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有利于帶動上下游企業協同,促進產業集群化發展,拉動當地就業,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重大外資項目投資規模大、項目技術引領性突出,有助于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并且有需要國家層面協調解決的訴求。不需要國家層面協調的外資項目,將由地方做好跟蹤服務工作。截至目前,前六批40個重大外資項目共完成投資730億美元,已有23個項目全面或部分投產。
【2023年CPI同比上漲0.2% 居民消費需求持續恢復】
國家統計局1月1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2%,從具體類別看,衣著、生活用品及服務、教育文化娛樂等六大類價格同比均有所上漲,我國居民消費需求持續恢復。
從12月份單月看,受節前消費需求增加等因素影響,CPI環比由上月下降轉為上漲0.1%。
2023年全年,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比上年下降3%。2023年12月份,PPI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上月收窄。
【提質增效 金融服務為實體經濟發展聚力賦能】
2023年金融數據發布 金融服務實體質效持續提升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數據顯示,2023年,信貸增速保持相對高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持續提升。
從總量看,2023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22.75萬億元,同比多增1.31萬億元;2023年末,廣義貨幣(M2)余額292.27萬億元,同比增長9.7%;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78.09萬億元,同比增長9.5%。廣義貨幣、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均保持相對高位,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有力。
從結構看,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普惠小微貸款、綠色貸款同比增速均快于全部貸款增速。
從價格看,2023年1到11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89%,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再創有統計以來新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強化監管 促進金融更好服務經濟社會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1月1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來自北京、上海、安徽等地監管局負責人表示,將全面加強金融監管,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2023年各地金融機構普遍加大了對科技、制造業、“三農”、消費等領域的金融支持。
截至去年11月末,北京地區普惠型企業貸款同比增長27%,貸款利率連續5年下降;四川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向近1.7萬戶科技型企業貸款3241.5億元,較年初增長19.4%,接近半數是中長期貸款或信用貸款。在寧波,截至去年底,消費領域貸款余額接近5700億元,增速達到32.61%,是各項貸款增速的兩倍。
未來,各地監管部門將在加強對實體經濟支持的同時加強監管。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局長王俊壽:重點是三個防止,防止產業資本在金融領域的無序擴張,防止高管與從業人員“帶病流動”,防止各類“偽創新”由監管背書。
【向“綠”而行 書寫新時代能源發展新篇章】
卡拉水電站實現大江截流 雅礱江流域將成為全球最大綠色能源基地
1月12日,國家重大水電項目、雅礱江流域又一百萬千瓦級水電站——卡拉水電站實現大江截流。這就意味著,電站全面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卡拉水電站位于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計劃2029年投產發電。截流后,施工方將抓緊組織圍堰施工,確保今年防洪度汛安全。計劃2026年3月開始電站的大壩混凝土澆筑。
卡拉水電站位于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是雅礱江中游“一庫七級”開發的第7級水電站。電站最大壩高123米,裝機容量102萬千瓦,計劃2029年投產發電。電站建成后,年平均發電量46.5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4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20萬噸。
卡拉水電站完成大江截流,標志著工程正式轉入主體工程建設新階段,為后續大壩混凝土施工、保證電站整體建設進度提供了有利條件。
卡拉水電站是國家重大水電項目,也是國家九大清潔能源基地之一的雅礱江流域水風光一體化基地又一百萬千瓦級水電站。目前,該基地已投產水電和新能源裝機約2100萬千瓦。按照規劃,2035年,基地將全面建成,裝機容量達7800萬千瓦,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綠色清潔可再生能源基地。
2023年渤海油田油氣產量創新高
1月12日,中國海油發布消息,2023年,國內最大原油生產基地渤海油田累產油氣當量超3680萬噸。其中,原油產量超3400萬噸,天然氣產量超35億立方米,創歷史最高水平。渤海油田擁有50余個在生產油氣田、近200座生產設施,是我國海上產量最高、規模最大的主力油田。
【穩步推進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1月12日,連接安徽合肥和江蘇新沂的合新高鐵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關鍵控制性工程定遠2號特大橋順利合龍。
上午十點,隨著大型吊機的啟動,一個長5.7米、重達12噸的鋼拱開始緩緩下落,經過大約20分鐘時間,鋼拱在空中實現了精準對位。
本次合龍的定遠2號特大橋位于安徽肥東縣,橫跨329國道,總長240.4米,最大跨度168米,是合新高鐵安徽段控制性節點之一。
由于329國道車流量大,為確保大橋建設對下方公路的正常通行不造成影響,施工方還加裝了智能監測系統。
合新高鐵于2019年12月開工建設,起自安徽省合肥市,終至江蘇省新沂市,線路全長約324公里。合新高鐵建成開通后,將進一步完善國家高速鐵路網布局,對建設淮河生態經濟帶,促進沿線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服務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辦實事解民憂 讓民生答卷“有厚度”】
多部門派出工作組 指導受災群眾溫暖過冬工作
記者從應急管理部了解到,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已派出多個工作組,深入17個重點省份,指導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工作。
此次派出的工作組趕赴黑龍江、吉林、山西等17個省份,特別是近期發生地震和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地區,實地調研了解災區倒損住房恢復重建、受災群眾過渡期安置和冬季取暖保障等工作,重點加強對受災群眾冬春救助等工作的指導幫助,督促指導受災地區應急管理部門落實落細各項工作舉措,高效規范有序發放冬春救助款物,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救助幫扶政策協同銜接,及時對受災困難群眾開展針對性救助,兜牢民生保障底線。
針對今年東北、華北等省份遭受嚴重災害、冬春救助任務較重的地區,應急管理部會同財政部部署開展受災群眾冬春救助工作,此前,兩部門已向26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下撥中央冬春救助資金48.46億元,會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向15個重點省份下撥棉衣、棉被等中央救災物資37萬件,支持地方做好受災群眾冬春救助工作,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我國全面推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
記者1月12日從國家衛生健康委獲悉,今年6月底前,我國將以省為單位全面推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從單個機構的發展轉向縣域醫療衛生體系整體發展,提升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到2027年底,基本實現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全覆蓋。
春運火車票今日開始發售
2024年春運從1月26日開始。1月12日起,旅客可以在12306網站或車站售票窗口購買春運首日火車票。今年春運,12306售票系統新增起售時間提醒、信息預填、務工人員和學生預售專區等服務,提高旅客購票效率。
【和諧共生 美麗中國畫卷徐徐打開】
寒冬時節 200多只白天鵝翩躚“繪”冬景
寒冬時節,在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大墩門水庫,200多只白天鵝悠然嬉戲、翩翩飛舞,呈現出純凈優美的冬韻美景。
美麗的天鵝或優雅地在冰面上散步,或在水中小憩、或扇動雙翅、或引頸高歌,在雪山碧水的映襯下,分外靈動。大墩門水庫集戈壁瀚海、大漠風光、黑河環流等獨特的自然、歷史景觀,特殊的地理區位和豐富的濕地資源為遷徙水禽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和繁衍環境。據調查,金塔全縣境內共監測到鳥類超100種。
紅外相機拍攝到野生金錢豹畫面
在河南濟源太行山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日前,保護區工作人員從提取的紅外相機數據中發現了多段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金錢豹的畫面,它們一般是單獨一只,在樹林間來回走動。保護區通過多年對紅外相機記錄數據的分析,發現太行山獼猴保護區有金錢豹出現點位36個,個體數量13只左右。
攝影愛好者拍攝數萬張照片見證生態變遷
今年58歲的高元智是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索倫牧場一名職工,也是一名動物保護志愿者。因為對大自然和野生動物的熱愛,十幾年前,他開始接觸生態攝影,圍繞索倫牧場的生態環境拍攝了數萬張照片,見證了當地生態環境的變遷。
眼前這位就是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攝影愛好者高元智,自從2023年12月,黃羊來到興安盟后,他就開始用相機記錄黃羊活動的影像,并把拍攝的照片分享出去,帶動了不少人開始關注、保護黃羊。
在過去十幾年,高元智圍繞科爾沁右翼前旗索倫牧場的生態環境拍攝了數萬張照片。
科爾沁右翼前旗的索倫河谷是鴛鴦的棲息地,每年4月至10月,大批鴛鴦會在此繁殖棲息。為了防止放牧、非法捕魚等行為干擾鴛鴦,高元智成了這片鴛鴦棲息地的志愿守護者。在咨詢相關人員后,自2019年起,他在鴛鴦棲息地陸續搭建了600多個人工鳥巢,種植各種樹木1萬多棵,鴛鴦的種群數量逐年增長。
2012年,科爾沁右翼前旗實施三北防護林工程、草原生態修復治理、有害生物防治等重點生態項目,當地生態環境逐步改善,野生動物種類、數量不斷增多。
新的一年,新的奮斗,新的進發。在新的起點上,我們需要接續奮斗、砥礪前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書寫更多輝煌,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共享更大榮光。為了宏偉而樸素的目標,讓我們一起出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