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家灘遺址:探尋中華文明源頭的重要佐證
12月9日,國家文物局發布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新進展。從距今約5800年開始,中華大地上各個區域進入文明起源的加速階段,從距今5800年至距今3500年可劃分為古國時代和王朝時代。距今5800年至距今5200年前后為古國時代第一階段,位于如今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銅閘鎮的凌家灘遺址是其代表之一。
普通小村莊成為讓世人擁抱遠古的勝地
初冬的凌家灘涼意漸重,但墓葬祭祀區西側的發掘現場卻熱鬧有序?!巴寥揽梢苑謱恿?。”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一考古研究室主任、凌家灘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張小雷話音剛落,考古技工謝道利開始用手鏟沿著土壤顏色進行劃線?!翱脊?,是反向剝洋蔥的過程,每一步都要做到精細化?!睆埿±渍f。
1985年,在凌家灘后面的山崗高處,村民葬墳的鋤頭不經意間挖出許多石器、玉器。當地立刻上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迅速前來調查。通過發掘及考證,專家發現凌家灘是一處距今5800年至5300年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中心聚落遺址,也是目前長江中下游地區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聚落遺址。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于1987年、1998年、2000年、2007年對凌家灘遺址進行5次發掘。2008年以來,持續進行系統地調查、勘探,并于2013年至2017年進行5次發掘,初步確認遺址有內、外兩條壕溝。內壕以北為墓葬區,處在崗地的最高點,以一處略呈方形的祭壇為核心。在祭壇之上和周邊,分布著數十座墓葬,隨葬品以玉石器為主,比較有代表性的玉器有人、龜、版、鷹、龍等。
“經國家文物局批準,2020年至2022年,凌家灘遺址主動性發掘地點均位于崗地東南端的大型紅燒土遺跡片區。2020年揭露面積500平方米,2021年揭露面積1000平方米,2022年發掘面積500平方米?!睆埿±捉榻B。
自1987年首次發掘至今,凌家灘遺址先后出土精美玉禮器、石器、陶器等珍貴文物3000多件。2019年,凌家灘遺址被納入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研究”重大課題,并作為長江流域5處區域核心聚落之一被納入新一輪的“中華文明探源研究”課題。
中國進入文明社會的年代有望提早500年
11月29日,2023年凌家灘遺址考古發掘及遺址保護專家咨詢會在遺址現場召開。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歷史學部主任王巍表示:“現有跡象表明,凌家灘是一個早于良渚、有很多文化因素被良渚所繼承的重要遺址,很有可能把我們的文明史從良渚能夠實證的5000年提至5500年,意義非常重大。”
從已有的發掘成果來看,凌家灘遺址出土的各種玉器,對后世中國禮制發展具有開創性,規模宏大的祭壇說明祭祀活動已經規范,隨葬大量精美玉器的高等級貴族墓葬,印證了早在5300多年前已經出現王權或其雛形。這些文化特征和性質具備了古代文明的特有因素。
從發掘文物來看,凌家灘遺址顯示了最早的治玉高峰。玉器磨制精致、通體光潔、造型優美,在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發掘品中極為罕見。其中,刻有圓圈紋和八角星紋的玉版和玉鷹體現先民的原始宗教思想,玉龍造型完美、刀法簡練,是中國考古發掘出土時代最早的一條玉龍。凌家灘玉器鉆孔技術令人稱奇,玉人后背的孔徑僅有0.15毫米,足以媲美現代激光鉆孔技術。
2020年至2022年,考古工作者對遺址南部大型紅燒土遺跡進行揭露,同時對該遺跡的北部西側區域進行發掘,了解到西側同樣存在一處大型臺基,與紅燒土遺跡共同組成一處超大型的公共建筑。在墓地西側發現的燎祭遺存,出土了一批獨特的玉石器,包括凌家灘目前為止發現的體量最大的石鉞和玉璜。此輪發掘初步認定,凌家灘遺址崗地東南角、內壕中部的大面積紅燒土遺跡年代為凌家灘文化最繁盛的時期,距今5500年至5350年。
“以大型紅燒土遺跡為代表的大型公共建筑的發現,深化了我們對凌家灘聚落布局的認識,證明凌家灘存在超大型的高等級公共禮儀建筑,并有明確的祭祀功能。同時,因為大型墓葬、精美玉器的存在,尋找到了相匹配的高等級的生活遺存?!睆埿±妆硎?。
探索全域融合新路徑
2001年,凌家灘遺址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以來,分別被納入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和“十四五”大遺址保護規劃。2013年12月,被國家文物局正式批準為第二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單位。2016年,安徽省出臺首個文化遺產保護專項法規——《凌家灘遺址保護條例》……
今年5月7日,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掛牌成立,標志著凌家灘文化的保護傳承進入新的階段。新建成的考古遺址公園占地3.35平方公里,涵蓋整個遺址的核心區域。
在此基礎上,含山縣結合遺址保護積極探索全域融合新路徑。以凌家灘考古遺址公園為核心,連接太湖山森林公園和運漕藝創小鎮,構成綿延近20平方公里的旅游文化帶和文化創意產業區,含山縣成為中國最美人文休閑旅游名縣、安徽全域旅游示范區。
當前,凌家灘文化展示傳承宣傳有了穩固的基礎。凌家灘研學旅行基地于2019年掛牌國家3A級旅游景區,自2017年4月對外開放以來,已接待中小學生等觀眾20多萬人次,成為大中小學生了解祖國悠久文明的第二課堂。近幾年,當地創作出旗袍秀《玉魂國魄》、歌曲《玉見凌家灘》、凌家灘文物表情包等形式多樣的文化藝術作品,提煉凌家灘文化內涵,探索開發凌家灘文創產品20多類?!拔覀冏隽?0個保護展示項目,通過科研、教育向社會大眾更好地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我們民族的根和脈永續傳承下去,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馬鞍山市含山縣凌家灘遺址管理處主任唐軍表示。(本報駐安徽記者 孔令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