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做好科技成果轉化這門功課——甘肅各高校以高水平科技創新服務地方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3-06-15 10:2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王冰雅 宋喜群 光明日報通訊員 邱小鋒

  高校是科技創新的高地。西北師范大學雷自強課題組研發的“沙地綜合改良技術”,能使未利用沙地在1至2年內轉化為耕地;蘭州大學甘肅省基因編輯育種重點實驗室有望突破生物技術育種的“卡脖子”技術……近年來,甘肅省各高校依托國家政策、聯系地方實際,取得了一批與當地發展密切結合的科技成果,在生態保護、經濟發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也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積極探索。

  治理荒漠,讓沙窩變金窩

  在甘肅省慶陽市環縣甜水堡國家沙化土地封禁區,原本荒涼死寂的風沙區如今草色青青、綠意盎然。植物種類較2020年增加了31種,植被覆蓋度由0增加至平均35%,最高覆蓋度達到60%。

  環縣位于毛烏素沙地的南緣,是全國379個重點沙區縣之一。巨大的變化,得益于西北師范大學雷自強課題組研發的“黃土高原溝壑防控組合土障技術”。“用土當基本原料,采用工程—生物組合措施,通過疏導、分流、減緩、阻隔、固定、促滲、集水及固土等手段,短時間內可以使風沙危害得到控制,減輕水土流失。”西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生態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雷自強解釋道。目前,該技術在環縣推廣應用面積達30.9萬畝。

  雷自強課題組還研發了“沙地綜合改良技術”,使得沙地持水持肥性提高30%,蒸發率降低15%,快速改善沙地微環境和肥力,未利用沙地1至2年內便能轉化為耕地。基于此技術,張掖市臨澤縣和酒泉市肅州區推廣的13000畝沙地梭梭嫁接肉蓯蓉,每畝產值可達3000元;在臨澤縣和肅州區推廣的9000畝沙地觀賞林木育苗,每畝價值達到8000元……

  30多年來,西北師范大學生態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先后有兩代人、70余名師生從事生態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他們將研究成果無償提供給近60家相關單位和企業,幫助地方實現沙漠變綠洲、沙窩變金窩的夢想。

  自主創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走進蘭州理工大學省部共建有色金屬先進加工與再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師生們正井然有序地做實驗。電加熱合金絲材料是指用于制作電熱器件的金屬合金絲材料,廣泛應用于空調、烤箱、電熱毯等各種電熱器件中。

  “快速壽命是在實驗室得出的衡量電熱合金質量的重要指標。在以前,我們國家的電熱合金絲快速壽命跟國外最先進水平相比有較大差距。”省部共建有色金屬先進加工與再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蘭州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石玗說。

  經過深入研究,課題組發現了電熱合金的失效機理,即影響快速壽命的主要因素是合金中主體金屬鎳本身所含雜質的多少以及晶粒的粗細程度,進而開發出電解鎳沉積過程中雜質控制和晶粒細化技術。

  “基于此技術,實驗室開發出的長壽命鎳基高電阻電熱合金絲(帶)及節能加熱器件,快速服役壽命比我國國家標準高了50%,達到了125h,超過世界最高水平的瑞典康泰爾公司的120h。”石玗介紹,通過校企合作,該產品已在甘肅金川公司形成了年產700噸的規模,并替代了進口產品。

  近五年來,該實驗室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過程中持續發力,累計承擔各類國家級科研任務105項,承擔各類省部級、廳局級科研任務117項,承擔企業技術開發和服務項目194項。承擔科研任務數較前一個五年增加65%,并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成果。

  精準育種,讓糧食更安全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解決糧食問題,關鍵在種子,而培育優質種子的關鍵在于技術。2022年8月,蘭州大學“甘肅省基因編輯育種重點實驗室”獲批建立。實驗室致力于通過基因編輯技術來實現精準育種,以期提高甘肅省乃至全國育種產業的原始創新能力。

  甘肅是我國主要的玉米制種基地。河西走廊玉米年制種面積穩定在150萬畝左右,產種5.5億公斤,分別占中國玉米制種面積和總產量的55%和60%,發展現代生物技術育種產業具有扎實深厚的基礎。

  “基因編輯作為當代顛覆性生物技術,可以對生物基因組的特定位點進行精準遺傳操作,并有望在不久的將來引領農業、林業、草業和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因此,搶占基因編輯這一技術高地是我國現代生物育種產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機遇。”甘肅省基因編輯育種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李勃介紹。

  甘肅省基因編輯育種重點實驗室以基因編輯技術為支撐,利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功能基因選育優異的作物遺傳新材料,為玉米、馬鈴薯和苜蓿等種業發展貢獻力量。該實驗室在學校新建了20畝實驗基地的同時,也在白銀市景泰縣的蘭州大學農場建成了350畝玉米育種基地。由于受到生長周期、溫度等條件的限制,甘肅本地種植的玉米每年只能生長一季。為了加速育種工作,實驗室正籌劃在海南三亞建立南繁基地。

  實驗室擅長產業鏈中上游基礎研究,如鑒定、挖掘功能基因,對基因進行編輯,改良已有品種、創制新品種。新品種在大田的繁殖擴繁、在農戶中的推廣應用等工作,則由企業完成。通過校企合作,校企雙方都告別了“單打獨斗”的境況,推動實驗室成果更高效地在田間地頭應用轉化。

  “在甘肅省科技廳和蘭州大學支持下,我們已經做了大量工作,相信我們的研究成果終會突破生物技術育種的‘卡脖子’技術,培育出若干具有甘肅身份、中國品牌特征的突破性玉米品種,讓種業實現自立自強、自給自足。”李勃說。

  《光明日報》( 2023年06月15日 08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日无码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看| 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喷吹|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蜜臀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麻豆| 红桃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AV |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 熟妇人妻VA精品中文字幕|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最好看2019高清中文字幕|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精品人妻无码区二区三区| 无码av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AV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暖暖免费中文在线日本|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中文| а√天堂中文官网8|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日本中文字幕电影|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不卡| 色多多国产中文字幕在线| 寂寞少妇做spa按摩无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 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 日韩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