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評論員:違規且不安全的“老頭樂”不能再上路了
【閱讀提示】北京交管局:明年起違規電動三四輪車不得上路行駛
光明網評論員:近日,多地嚴查低速電動車的違規行為,被稱為“老頭樂”的電動三、四輪車成為整治重點。媒體報道,當前北京社區小路、胡同、部分城市主干道仍看得到“老年代步車”的身影。據交管部門統計,2022年北京共發生違規電動三、四輪車交通事故131起,死亡逾百人。
在日常生活中,違規電動三、四輪車是被許多人詬病的交通工具。由于電動三、四輪車未被限制最高時速、不用強制上牌,很多電動三、四輪車車主在駕駛時,不遵守現行交通法規,時常出現逆行、超速、不按規定車道行駛、亂停放等違法違章現象。且因這些違法違章現象在多數情況下不會被施以處罰,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部分車主的不安全駕駛心態,所以,大多數人對“老頭樂”上路非常反對。
為了治理違規電動三、四輪車亂象,國內許多城市做了很多努力。北京早在2021年7月,就由五部門聯合發布通告,自2024年1月1日起,違規電動三、四輪車不得上路行駛,不得在道路、廣場、停車場等公共場所停放;違規上路行駛或停放的,執法部門將依法查處。從上一輪對超標電動自行車的嚴格監管,實現230萬輛超標車基本“清零”,以及當前道路交通執法對非機動車的隨機執法反饋來看,北京顯然會下決心繼續治理違規電動三、四輪車。作為首都,北京此舉也會成為國內其他城市學習的樣本。
也有部分網友擔憂,此舉將讓一部分人出行不便,認為城市治理不能限制普通人的出行選擇。違規電動三、四輪車之所以擁有較大的用戶市場,是因為這部分群體有著“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要。正如部分老年代步車車主所言:“主要需求就是為了接送孩子,去菜市場買菜”。這種觀點是基于出行便捷的樸素愿望,但從交通安全等角度出發,治理違規電動三、四輪車與保障民眾“最后一公里”出行并無任何沖突。
需要說明的是,治理違規電動三、四輪車的初衷也是為了保障民眾出行安全。這類違規電動三、四輪車的賣點是價格低廉,但據交警解釋,這類車普遍被設計成窄車身、輕底盤、高車體,車輛穩定性差,行駛中容易發飄和傾斜,并不安全。生產商為了壓低價格,實現利益最大化,普遍采用低劣便宜的零配件,做工也較為粗劣,危險系數較高。同時,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關規范中,三、四輪車被明確定義為機動車。作為機動車,駕駛者需持有相應的準駕資格,需上牌接受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但因長期以來的錯誤宣傳,違規三、四輪車被套上了老年代步車的名頭,許多駕駛者誤以為此類車輛不需要接受管理,也造成了“老頭樂”亂象叢生的局面。
由此可見,民眾便捷出行的樸素愿望不是不可以實現,而是需要建立在交通安全管理之上。三、四輪車只要取得合法牌照、遵守道路交通規定,仍然可以在全國絕大多數城市上路。另外一點需要提及,全國各地在治理違規電動三、四輪車上路的同時,還應將目光關注到相關生產廠商,從源頭上遏止違規電動三、四輪車流入市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