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四川:山鄉舊貌換新顏 鄉村振興譜新篇
央廣網北京6月13日消息(記者楊妮 繆秋成 吳信鵬)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始終落實精準方略,補齊短板、破解難題,邁向鄉村振興。系列報道《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13日推出《山鄉舊貌換新顏 鄉村振興譜新篇》。
走進涼山州昭覺縣三河村,彝家特色新居整齊排列,柏油馬路直通房屋前后,特色的美景吸引了不少游客,而村民們也因此在家門口就能上班掙錢了。
村民節列俄阿木:我在這兒洗菜、理菜、打掃衛生、還要做彝族餐,現在就在自己家門口就可以掙錢了高興得很,一個月工資2500到3000元,還有獎金。
三河村曾經交通閉塞、生產落后,村民都住在低矮的夯土房里。在國家政策扶持下,三河村規劃了9個易地搬遷安置點,村里還因地制宜實施了云木香、冬桃等特色種植項目,發展了西門塔爾牛、烏金豬、綿羊等養殖合作社,群眾致富路越走越寬廣。
村民吉好也求:房子都修好了,路都修通了,我們生活越來越好了,開心了。
在四川達州大竹縣高穴鎮官家村,村民們穿梭在藠頭地里,忙碌著清除雜草,確保今年的好收成。然而,2014年時,全村人均年收入不到2400元。當地聚焦本土特色農業產業,通過成立藠頭專業合作社,實現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銷售,進一步將傳統產業做大做強。2021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增加到24809元。
高穴鎮黨委書記鄒瑜軍:持續培育藠頭、檸檬、油桐、生態種養循環、水稻制種五大產業,不斷增加群眾收入。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農村發展步伐顯著加快,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四川省鄉村振興局局長張偉:聚焦產業就業促增收,抓緊抓實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工作,持續推動加快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