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學生因環境問題流鼻血?真相到底是什么
作者:冷勇
近日,網傳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多名孩子集體出現流鼻血的癥狀,民眾懷疑是附近工廠違法排放廢氣所致。5月25日當地官方通報稱,接到舉報后,環保部門第一時間到現場進行專業檢測,經檢測,企業現場內外排放數據均不超標,但確有刺鼻性氣味。5月21日至25日,當地縣政府統一組織周邊居民小區中小學生到醫院免費體檢,600余名登記參加的學生中,已體檢404名,發現1名存在流鼻血現象,5名鼻腔有血跡,其余沒有明顯異常情況。據悉,當地環保執法部門依法要求四家涉事企業停產整頓。
針對學生集體流鼻血引發的輿情,夏邑縣官方反應迅速,第一時間對企業進行檢測,要求涉事企業停業整頓,并對學生進行了體檢,這些做法應予以肯定。然而,無可諱言的是,此事的處理結果依然疑點重重,讓人難以徹底放心。
首先,檢測顯示“企業排放數據均不超標,確有刺鼻性氣味”,周邊居民反映晚上會被熏醒,這樣的程度為何還在標準范圍之內?
從環保執法的實踐看,廢氣的排放不像廢水、固廢,由于它看不見、摸不著,所以,這就給排污企業留下了“玩貓膩”的空間。比如,一些排污企業在超標排放上最慣用的伎倆,要數深夜偷排。此外,在受到環保部門檢查時,企業排污規規矩矩,沒有人管的時候,則肆意妄為。
那么,夏邑縣環保部門對涉事企業排污檢測,選擇的是什么時間,有沒有提前給企業打招呼?報道中提到,居民陳先生就反映,晚上“不關窗戶偶爾會被臭味熏醒”。如果這個時候去采樣檢測,得到的數據才有可能是真實的。如果檢測是安排好后企業配合的,那么這樣的檢測結果,能代表真實的污染狀況嗎?此前,這4家企業曾因廢氣治理不到位被處罰整改,對于這種有前科的企業,有關部門監督整改真的到位了嗎?
其次,如果環保部門的檢測結果客觀真實,企業廢氣檢測符合標準,但受氣象影響、距離居民區近等因素,導致周邊有異味。那另一個問題就是,相關的排放標準是否有改進的空間?
這些年來,在媒體報道中,經常會遇到居民受到工業排放氣體困擾的問題,環保部門給出的答復往往是排放“達標”。環保治理中,民眾身體充當“人肉檢測儀”,屢屢檢測出問題,而環保部門卻查不出問題,這恐怕是不正常的。眾所周知,中國的VOCs(一般指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啟動較晚,相比其他污染治理,重視程度遠遠不夠,這其中是否存在標準滯后或缺失的問題,值得檢討。
還有,學生流鼻血的問題到底有多嚴重,原因是什么?雖然夏邑縣官方的調查稱,只有1名存在流鼻血現象,5名鼻腔有血跡。但從家長和居民反應看,長期以來,流鼻血的學生人數或遠超官方調查的人數。所以,夏邑縣這份臨時的調查,未必能反映學生集體流鼻血的真實狀況,需要更全面地進行統計,查清背后的真實原因并及時公布。記得在2013年,浙江溫州也曾發生學生集體流鼻血事件。當時,浙江省衛生廳派出5名血液病、五官科、流行病學專家組成調查組,開展全面而復雜的調查,才追蹤到了企業甲醛超標這個“元兇”。這樣的做法,無疑值得河南相關部門借鑒。
學生集體流鼻血,環保檢測卻不超標,這無疑是個黑色幽默。如果異味擾民,甚至對民眾健康造成威脅居然合法,這是否意味著,相關企業可以一直“刺鼻但不超標”地生產下去?有關部門在對企業懲治時,也就無法以超標論處?
環保標準的制定,不是為追求“數據合理”,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護環境和保障居民安全,尤其是排污企業周邊有居民或受氣象影響時,標準應當結合實際改進,而不能不顧實際體感。此次,夏邑縣學生集體流鼻血引發民怨,是對企業良心的拷問,也是對更科學合理的環保標準的呼喚。(冷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