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探索太空新計劃 中國如何走更遠?

發布時間:2022-01-29 10:20: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空觀察丨探索太空新計劃 中國如何走更遠?

  《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28日發布。過去五年,中國航天在哪些領域實現了突破?這些突破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意味著什么?未來,還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太空探索項目?一起來看。

  《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發布

  我國航天重大工程亮點紛呈

  白皮書顯示,2016年以來,我國運載火箭加快更新換代,以長征五號為代表的新一代無毒無污染運載火箭陸續投入使用,商業運載火箭不斷涌現,形成陸地、海上多樣化的發射能力,2016年至2021年12月,共實施207次發射,長征火箭發射成功率96.7%。同時,我國航天重大工程更是亮點紛呈,收獲滿滿。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中國空間站建造全面實施,6名航天員先后進駐,開啟了有人長期駐留時代。探月工程“繞、落、回”圓滿收官,嫦娥四號首次著陸月背巡視探測,嫦娥五號帶回1731克月壤。天問一號實現中國航天從地月系到行星際探測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印跡。空間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形成體系能力。

  航天科技投入產出比為1:10

  助力教育、醫療、生態保護等

  中國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主任趙堅表示,目前我國在航天領域可以達到1:10以上的投入產出比。航天的高投入帶來的高產出,整體效益十分明顯。

  從衛星來看,目前,我國在軌工作的各類衛星超過500顆。其中,通信衛星為農村及邊遠地區1.4億多戶家庭提供遠程教育、遠程醫療、農村電商等服務,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遙感衛星影像,有力保障氣象預報、國土規劃、生態保護、海洋經濟、災害應急等需求。除了衛星助力,航天技術在我們身邊的應用還有很多。

  在災情監測方面,去年,我國多地持續遭遇強降雨,防汛形勢十分嚴峻。在確保衛星安全的前提下,星地密切合作,緊急啟動風云四號B星快速成像儀高頻次連續觀測模式,實時監測雨勢、雨情變化,為實時天氣形勢研判和后續災情評估提供高技術天基觀測支持。在農業領域,2020年,“巴威”“美莎克”“海神”等三場臺風陸續登陸吉林,影響東北。而在長春市九臺區,當地利用衛星遙感、視頻監控、氣象監測技術打造的智慧鄉村綜合服務平臺,為九臺區的283個行政村,發送了及時、準確、清晰的災情實況,為農戶抗災奪豐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長春市九臺區加工河村五社村民劉少君:頭一天晚上是臺風,第二天早上我們書記及時通知到我,如果要是晚發現兩三天的話,會導致農作物生芽和霉變,現在把水都及時的排出去了。

  在助力冬奧上,2021年9月10日,我國首輛國產雪車,正式交付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實現了國產雪車從無到有的突破。

  中國航天科技一院703所結構復合材料中心副主任左小彪:這個結構跟航天非常相近,一個是氣動,氣動是負責外形的;一個是結構設計,就是做強度保證的。我們有控制,也有制造,最后有檢測,和運載火箭體系是完全一樣的。

  載人登月目標何時實現?

  按照規劃,未來,我國要啟動一批新的航天重大工程,包括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測工程,同時還要論證實施重型運載火箭等一批重大工程。探月四期包括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三次任務,將在未來十年內陸續實施。中國探月工程四期的目標,就是要初步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

  關于探月,白皮書透露,中國將在未來五年繼續深化載人登月方案論證。那么,我國航天在2030年前,是否能夠實現載人登月這一里程碑式的目標呢?來聽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的解讀↓↓↓

  “羲和號”登天探日

  已取得多項科學成果

  關于探日,“羲和號”的登天探日,繼“嫦娥五號”成功實現月球采樣返回,“天問一號”成功實現對火星的“繞、落、巡視”探測之后,在一年的時間之內,對太陽系中的地球、行星以及太陽這顆恒星的探測實現了全覆蓋。目前,我國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實驗衛星“羲和號”已經取得了一系列技術和科學實驗成果。

  “羲和號”衛星是我國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實驗衛星,經過三個多月的在軌測試和實驗,“羲和號”已經完成了衛星平臺技術驗證40多次,對太陽進行了探測成像290多次,驗證了多項關鍵技術,衛星的平臺及有關載荷工作穩定正常,功能和性能滿足研制總要求。

  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主任趙堅:在太陽科學探測方面,這是在國際上首次在軌獲得了太陽H-α譜線,全日面的H-α波段的光譜圖像。太陽的H-α譜線是光子與氫原子相互作用后,電子能級躍遷產生的譜線,是太陽爆發時響應最強烈的一個譜線,能夠直接反映爆發的特征。

  趙堅介紹,以前人類對太陽的觀測,H-α譜線只能在地球上進行探測,但因為受到大氣擾動,這個數據是不連續、不穩定的。現在通過衛星在軌進行探測,就可以去掉這些不穩定因素,對太陽進行高分辨率的觀測和成像,對研究太陽爆發的動力學過程及物理機理提供關鍵數據,有望獲得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產出。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а天堂中文在线官网|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久久影院午夜理论片无码| 久久午夜福利无码1000合集| 日本阿v视频高清在线中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 无码av中文一二三区|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高h纯肉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H肉动漫在线观看麻豆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熟妇人妻系列av无码一区二区|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 色视频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无码福利写真片视频在线播放 | 玖玖资源站无码专区|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中文字幕一区一区三区| 中文 在线 日韩 亚洲 欧美|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播放| 无码成人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仓本| 日韩成人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亚洲日韩欧美|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 |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免费|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线人|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高清 | 高清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