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27個項目入選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 互聯互通讓生產更智能高效
工信部近日發布2023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名單,全國共有236個項目上榜,其中江蘇項目27個,占比達11.4%。這27個項目的申報單位,既有機械、乳品制造、服裝等工業企業,也有信息技術企業、電信企業和園區運營管理機構。
徐州徐工傳動科技有限公司申報的“工程機械高端傳動件5G全連接智能工廠”,獲批工廠類試點示范。該公司智能制造研究所副所長宋軍介紹,公司建設了覆蓋11.7萬平方米生產區域的5G工業專網,支撐海量工業數據的實時回傳和高效處理。基于5G、工業互聯網等技術,公司打造了數字化工藝應用、研發產品驗證協同、智慧物流管理、智慧倉儲管理等12個典型應用場景,以解決生產中的堵點痛點,提高生產效率。例如,該公司生產的工程機械零部件,從毛坯件到成品件平均有7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物流轉運,有時還要跨車間轉運,公司內部物流轉運量巨大。以往轉運全部依靠人工駕駛各類車輛完成,效率低、安全隱患大,因物料配送延誤影響生產計劃執行的情況時有發生。在5G全連接智能工廠項目實施后,智慧物流集群調度管理系統與智能立體倉儲系統聯動,可提前分析物料需求信息,智能排定物流配送計劃。智能搬運車輛采用激光導航技術進行路線規劃和引導,實現自動行駛。
南京衛崗乳業有限公司申報的“衛崗乳業5G網絡集成創新示范項目”,入選網絡類試點示范。去年11月啟用的衛崗乳業數智化工廠,基于5G虛擬專網,集成21個系統,實現從生鮮乳入廠到前處理、灌裝等加工工序,再到倉儲、成品物流以及設備清洗、質量檢驗等全鏈條的數字化、智能化。該公司建立的液態奶5G智能生產模式,可通過信息化等系統實現生產計劃、調度、工藝、質量等全過程的數字化管理,全程實時監測生產質量,并做到每一瓶奶的生產過程數據全記錄、可追溯。
理工比特林克(蘇州)軟件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建立的“基于工業互聯網的可信雙碳數據采集與能源管理平臺”,入選新技術類試點示范。該平臺采用5G、工業互聯網標識、區塊鏈等技術,實現廠區能耗相關數據的采集、傳輸和可信存證,并可結合企業的生產、財務等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幫助企業加強精益化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加快綠色轉型。“這個平臺可以分析到每一條生產線、每一臺設備,甚至每一件產品的碳排放量,為工廠實施生產計劃調整、技術改造等措施提供依據。”公司總經理馬一骉介紹,“該平臺已在北京燕東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應用。從使用情況看,企業通過數采設備實時掌握生產用能情況,建立了高效運行的能源管理結構,保障了企業用能管理的合規性,也提高了企業的能源效率和經濟效益。”
27個項目中,有7個項目入選平臺類試點示范,其中3個項目聚焦“降碳”主題。蘇文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的“基于工業互聯網的能源低碳化管理平臺”,具備能源數據采集、存儲、傳輸、分析等功能,旨在幫助用戶提高能源精細化管理水平,消除能耗成本高這一普遍痛點。目前,該平臺已服務生產制造企業、商業綜合體、數據中心、火車站、醫院、地鐵等多類客戶。此外,江蘇藍天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項目發力鋼鐵行業的減污降碳,江蘇亨通數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項目面向光電線纜行業開展“雙碳”數字化管理。
2017年國務院發布關于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以來,中國工業互聯網經歷了2018年—2020年的起步期、2021年—2023年的快速成長期。江蘇在工業互聯網方面持續發力,截至去年底,全省累計有9493個5G應用簽約項目,其中“5G+工業互聯網”項目最多,為3455個;全省5G虛擬專網達3674個,去年新增2174個,總數及增長數均位于全國第一。今年,江蘇省通信管理局已經明確“5G+工業互聯網”項目達4000個、5G虛擬專網達2500個等發展目標。(徐冠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