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多地聚力高標準,優化營商環境
青島:創業者成了營商環境“體驗官”
2月18日,總部位于上海的青島幻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代辦專員的幫助下,領取了青島龍年發出的首張營業執照,順利落戶青島市虛擬現實產業園。“公司注冊過程中感受到的優質服務,進一步提振了我們在青島投資發展的信心。”青島幻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劉星表示。青島幻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研發3D引擎和虛擬現實底層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此番落戶將助力青島虛擬現實產業加快延鏈、補鏈、強鏈。
以一流營商環境為牽引,青島市強化政企協同,全力塑造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新優勢,持續打造常態化政企溝通交流平臺“矩陣”,建立健全“青島營商環境會客廳”常態化政企交流機制,建好用好營商環境“專家委員會”“媒體觀察員”“體驗官”三支隊伍,引導營商環境“三支隊伍”當好企業訴求“調研員”、建言獻策“參謀員”、營商環境“宣傳員”,持續夯實“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社會基礎。
“青麥精釀啤酒發展過程中遇到了人才引進難題,青島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工作人員在得知我們的訴求后,幫助新聘6名高端電商人才,其中還有擁有20年從業經歷的商業互聯網發展親歷者,正是這些高端人才的引進,完善了公司的電商團隊,促進了企業的發展。”青島營商環境體驗官,青島青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徐淑波說。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我們將發揮優化營商環境典型引路作用,推動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有機結合,加快落實國家、省和市系列改革試點任務,探索更多原創性、差異化改革,推動全市營商環境不斷實現新提升。”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處長張正洋表示。(薄克國 孫小偉)
淄博:千余項目享個性化批前服務
“經過這次輔導,我們心里就有底了。通過輔導,既有助于保障消防工程質量,又有助于提高消防驗收的成功率,讓項目早竣工、早投產、早見效。”淄博高新城市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經理宋法澤說。
今天一早,淄博高新區行政審批、建設等部門組成的服務團隊,為齊魯儲能谷產業園的智慧低碳創新產業園(二期)及基礎設施配套項目進行了消防驗收批前輔導。該項目總投資400億元,擁有國內安全系數高、能量密度大的電池核心專利技術,可滿足長續航電動汽車、電動飛機、規模儲能、特種電源對尖端電池的需求,投用后可年產固態鋰電池100GWH。
為保障項目順利落地投產,淄博市推行“服務走在審批前”“批前清單”工作機制。“審批工作人員主動超前服務,圍繞立項前后、開工前后兩個關鍵環節,聚焦立項、安評、環評、能評、土地、文物等企業待辦的主要審批事項,進行綜合研判和輔導,保障項目可行性和各類手續辦理的成功率。”淄博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投資項目科科長李靜說。通過靠前輔導,業務受理一次性通過率明顯提高。去年以來,全市已為1000余個項目提供個性化批前服務。
一直以來,淄博市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全面深化改革、助推城市高質量發展的“一號改革工程”,實施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推進企業、個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服務改革。
2月19日,淄博市聚力突破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動員大會召開,提出圍繞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今年將全方位優化服務,落實服務企業專員制度,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服務企業的治本之策和關鍵一招,讓“要素跟著項目走”,推動要素向優質企業集中、向高端項目傾斜。(楊淑棟 王晨 荊峰)
東營:開展招引項目服務標準化試點
近日,隨著公司新上生物質鍋爐項目前期手續一一就緒,山東康寶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玉龍的心情也放松下來,困擾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即將破除。
位于利津縣的康寶生化年產三氯蔗糖6000噸,產品六成出口歐美,全球市場份額占比35%。隨著企業產能不斷擴大,蒸汽供應不足成為企業發展的最大制約。
“近十年來,公司的蒸汽需求從每年不到2萬噸,增加到現在每年80萬噸,園區的蒸汽供應已不能滿足企業生產需求。”張玉龍說。無奈之下,他通過“津訴即辦”渠道向利津縣工業運行指揮部尋求幫助。
接到企業訴求后,利津縣工業運行指揮部立即召集相關職能部門座談,利津經濟開發區幫企業在園區原蒸汽供應企業附近協調出20畝土地,管網利用率也得到保證;工信部門積極聯絡,帶企業外出考察,確定了環保節能的生物質鍋爐方案;行政審批部門組建專門服務小組幫忙完善資料、跑手續。今年3月,項目將正式開工。
著眼“企業訴求閉環解決”,利津縣建立了“津訴即辦”企業訴求解決機制,集全縣之力加快實現企業訴求全生命周期服務。
在東營,這不是個例。東營市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護航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推動服務專員進企業。同時,創新建設企業服務中心,深化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服務改革,推出200個“一件事”主題服務場景。
目前,東營市“招商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標準化試點”成功獲得國家標準委批復,成為全國第一個招商引資領域國家級標準化試點,著力建立完善招商項目標準化服務流程和標準體系,打造全國招商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樣板。(李明 張勇任 萬帥)
德州:“一把手”領題優環境
“多虧稅務人員及時提醒我進行申報更正,才避免出現更大麻煩。”新年首個“大征期”,德州市德城區天順裝飾材料門市部老板趙培香,收到了一份來自稅務部門的暖心幫助。
原來,趙培香遇到的增值稅征收率適用3%減按1%征收后沖紅免稅發票如何填報的問題,容易因理解偏差產生誤報。德城區稅務局工作人員在咨詢熱線“穿透式分析”過程中,提前發現了這一高發問題,主動篩查前期近600戶納稅人申報信息,精準識別出33戶類似情形的納稅人,預先進行電話回訪、講解政策、明確口徑,提醒誤報納稅人進行申報更正。
據了解,德州市稅務局將“運用‘楓橋經驗’構建‘預先服’工作新機制”作為今年的“一把手”營商環境項目,通過延伸服務觸角、推進合規指導、強化數據分析等方式,對納稅人辦稅需求分析在前,業務風險化解在前,保障納稅人合法權益。
2022年以來,德州在全省率先探索“一把手”營商環境項目改革推進模式,連續2年推出117個“一把手”營商環境項目。通過部門“一把手”路演推介、企業代表現場評議,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問效,以企業切身感受檢驗項目改革成效。
2月19日,德州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擬定了42個新一年“一把手”營商環境項目。“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們對近兩年實施的‘一把手’營商環境項目進行梳理復盤,科學研究謀劃今年的‘一把手’營商環境項目。同時,抓緊研究起草‘一把手’營商環境項目推進落實工作規范,確保真正見效管用、企業可感可知,真正做到以干部敢為推動企業敢干,以企業敢干助力德州爭先。”德州市政府辦公室三級調研員楊春勇說。(賀瑩瑩 常曉晉 王合毅)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