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聚勢謀遠開新局 譜寫振興新篇章
自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項目創建以來,集安市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和發展現狀,整合區域紅色資源打造全國知名的紅色旅游目的地和產業發展集聚區,確保將資金用好、用活。
立足稟賦優勢,“文化牌”做成“大產業”。集安市思路清晰,緊緊錨定自身紅色資源、邊陲重鎮、旅游產業發達的稟賦條件,積極傳承紅色基因,賡續革命傳統,發揚老區精神,打造出一套既能推動區域核心優勢產業發展、又能實現革命精神傳承、興邊富民的鄉村振興發展路徑。通過示范區創建帶動,大幅提升文化產業發展動能,錨定農民持續增收這一目標,讓群眾充分參與和受益,拓寬其就業增收渠道,吸收群眾互補聯合經營,奮力譜寫出一幅幸福和美的邊境振興新篇章。
釋放鄉土情懷,“旅游+”打出新活力。集安市聚焦吉林省“六新產業”發展,科學布局農文旅 “三位一體”產業空間,豐富完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鏈條。大力實施“旅游+”融合發展戰略。全力推進太極灣國際旅游度假區、高句麗文物古跡景區、國門景區、抗美援朝第一渡景區建設,構建邊境旅游產品體系。全面推進鄉村旅游發展,輻射帶動村民發展主題民宿、旅游采摘、道地餐飲、紅色研學等鄉村旅游項目,發展邊境重點旅游景區景點10個、民宿旅館294戶、寫生采摘園122個,年接待游客180萬人次以上,帶動旅游從業人員6000余人,70%的邊境村走上旅游路、致富路。
緊抓發展機遇,為產業鍛造“新引擎”。產業發展更興旺。構建以城東街道下解放村援朝首渡為特色的明星旅游線路,著力發展一個以紅色資源、邊境風光、鄉村體驗、休閑康養為特色的全季全域全方位旅游產業體系,促進集安鄉村支柱產業提質升級,同時著力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農村產業現代化發展進程。鄉村建設更美麗。堅持高標準規劃設計,將示范區下轄的兩鎮一街道建設成為能夠全面體現集安當地風土人情、有效傳承紅色文化和鄉土文化的整體區域,系統優化旅游文化設施和農村基礎設施,提高生活服務和文化服務設施能力,持續提高農村人居環境水平。農民增收更穩定。多渠道多方式帶動集安農民大幅度增加收入,確保特殊群體脫貧不返貧,著力提高農民的生活幸福感、體驗獲得感、家鄉自豪感,同時幫助農民提高綜合素質和掌握生活技能,示范區整體帶動農民1.2萬人以上,農民人均年收入增收8500元以上。項目建設更有力。按照示范區整體目標的戰略部署,結合示范區兩鎮一街道的實際情況,高質量完成項目建設工作,項目工程內容全部完成、工程驗收全部通過、工作程序全部合規,以項目順利建設和成功運營作為主要載體構建產業發展的核心骨架、提升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為示范區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未來,集安市將繼續利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的有利契機,努力把集安打造成村美民富、邊民幸福、安居樂業的中國最美邊境城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