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助力創新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
近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為助力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引導廣大科研人員把論文從“紙上”落到“地上”,創新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全省科技部門的工作重心將圍繞“五個提升”全面展開,為山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科技成果的價值在于運用,要體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進人民福祉之中。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省將圍繞五方面積極開展工作。一是提升科技成果轉化供給力。強化高質量成果源頭供給,支持我省高水平大學和優勢特色學科建設,突出重點領域方向,有組織推進探索性基礎研究和應用性基礎研究,解決一批推動國家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科學問題。二是提升企業科技創新硬實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結合我省重點產業鏈、特色專業鎮發展需求,建設一批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研發平臺,實施好“揭榜掛帥”科技重大攻關項目,解決企業急需技術難題。三是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承載力。堅持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雙輪驅動”,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充分發揮其資源聚集優勢,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和企業孵化。四是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力。打造科技成果轉化“1+5+N”科技創新政策體系、重塑科技成果轉化管理服務流程,提升技術轉移隊伍服務能力,建成“創新+成果+資本+社會參與”全鏈條、全周期的專業化服務體系。五是提升科技金融市場化配置力。發揮好天使基金、種子基金、創投基金、產業基金等資本要素對科技成果轉化的配置作用,推進融資、擔保、保險、征信等科技金融服務業的有序發展,共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記者沈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