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農牧廳:問計于基層 加快農牧業高質量發展
為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走深走實,自治區農牧廳聚焦農牧業發展“瓶頸”和農牧民群眾所思所想所盼,組織黨員干部撲下身子、沉到一線,問計于基層、問計于群眾、問計于實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牧業高質量發展。
在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白泥井鎮侯家營子村官牛犋南社,大型拖拉機穿梭在田間地頭,春播正在有序進行。在現代機械的助力下,玉米播種、施肥和滴灌管道鋪設等一氣呵成。據了解,官牛犋南社先行先試“統種共富”土地合作經營模式,全體社員以土地經營權入股組建合作社,村民變股東,規模化經營土地。經過4年的實踐,現在村民年人均分紅18000多元。今年,該社還引進了一家農業社會化服務公司,負責全社3161畝土地從種到收的全流程管理。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這種土地合作經營模式具體的特點、優勢是什么?如何總結經驗推廣到全區其他地方?帶著問題,自治區農牧廳調研組來到官牛犋南社,走田間、入農戶,實地看、聽介紹,深入了解 “統種共富”的運作細節和成效經驗,為下一步進行典型經驗推廣做足“功課”。
“這次來到官牛犋南社觀摩學習,我的感觸特別大。我們要把這種模式帶回烏審旗,整合、調整出適合我們自己發展的社會化服務模式。”烏審旗農牧局農牧推廣中心農機股股長雷鳴哲說。
自治區農牧廳農村牧區經營管理服務中心主任楊印成說:“這次調研是真正的問計于民。村級組織和農民創造的這種模式,不僅解決了種地的問題,還解決了農民分工分業的問題。該模式在鄂爾多斯市先行先試的基礎上,將逐步擴大到全區,各地要因地制宜,結合各地的不同情況來推行。”
自治區農牧廳堅持把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聚焦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夯實糧食安全根基、7大產業鏈提質升級、農牧業科技創新、農牧民增收致富等重點領域,派出多個調研組分赴基層開展調研,力爭6月底前基本完成調研工作。調研結束后及時撰寫研究報告,研究編制政策文件、工作方案、典型案例等,系統研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務實舉措,力爭成熟一批、總結一批、完善一批、轉化一批。(記者 韓雪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