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單藍碳拍賣交易將在寧波象山開拍
全國首單藍碳拍賣交易將在寧波象山舉行。2月13日,寧波市公共資源交易網(象山縣分網)發布《藍碳拍賣公告》,將對藍碳(西滬港漁業)一年的碳匯量約2340.1噸進行拍賣。
藍碳,又稱藍色碳匯或海洋碳匯,特指海洋活動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儲存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的過程、活動和機制,是相對于陸地森林固定的綠碳而言的。
藍碳交易包括開發、測算、登記,促進海洋碳匯轉化為碳交易產品,是落實國家有關碳排放和碳交易政策安排的具體行動。
藍碳交易工作發展新領域,目前主要集中在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所承認的三大藍碳生態系統,即紅樹林、鹽沼和海草床,漁業碳匯與經濟和民生高度相關,也作為重要議題逐漸受到關注。
象山縣是浙江省低碳建設起步較早地區,藍碳資源豐富。海岸線長度列全省第一,海域面積列全省第二,擁有漁山列島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象山港白石山島海域海洋牧場試驗區和大量國際認可交易的海洋碳匯生物,港內壇紫菜、海帶、牡蠣等碳匯漁業發展迅速,形成了一定規模的人工型藍碳。東部沿海上升流區,藻類現存量大、初級生產力高,形成了浮游植物高碳匯區。
近年來,象山積極探索打造“碧海銀灘也是金山銀山”的“海上兩山”實踐地,創新推行海上“兩山合作社”改革試點,探路海洋生態資源價值轉換,海洋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總量居全省前列。
象山縣發改部門表示,此次藍碳拍賣,將有力推動藍碳資源開發,有利于象山海洋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提升,優化海洋經濟空間布局,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重要功能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