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賽新貌 令人期待
10月30日,2022—2023賽季中國男籃職業聯賽(CBA)常規賽第一階段比賽全部結束。經過9輪較量,浙江隊以全勝的戰績位居積分榜首,山西隊7勝2負排名第二,遼寧隊、山東隊分列第三和第四名。
按照賽制,本賽季常規賽共計42輪。10月10日至30日,常規賽第一階段9輪比賽在浙江杭州以賽會制形式舉行。10月31日起聯賽進入休賽期,國家集訓隊球員將備戰11月11日和11月15日的兩場世界杯預選賽。在第一階段比賽中,有球隊煥發新貌,有新秀表現突出,有聯賽管理創新舉措,頗為引人關注。
球隊排名迎來新格局
第一階段排名前四的球隊中,浙江隊近幾個賽季進步明顯,是目前唯一保持全勝的隊伍,遼寧隊則是老牌勁旅,多次打入總決賽并兩次奪得總冠軍。相對而言,浙、遼兩隊名列前茅并不令人意外,過去幾個賽季表現并不突出的山西隊、江蘇隊卻是打出了異軍突起的勢頭。
山西隊之所以能取得出色成績,多名本土球員發揮穩定是主要因素。本賽季加盟的中鋒常林場均貢獻14.1分和11.6個籃板;得分后衛原帥是第一階段場均三分球命中個數最多的神射手,命中率高達47.7%。隊中進步最明顯的要數小前鋒張寧,作為大學生選秀球員,在自己的第三個賽季贏得了主教練的信任,場均上場時間接近39分鐘、得分17.7分,都比上賽季有了大幅提升。張寧有著充沛的體能和拼命三郎式防守,常常在第四節發揮重要作用,在戰勝遼寧隊的比賽中,他首發上場49分25秒,拿到職業生涯新高的27分?!芭τ柧?,為整個賽季做好準備,我們現在越打越有信心?!睆垖幷f。
江蘇隊上賽季總共贏下5場比賽,但在本賽季第一階段就收獲了6場勝利,主教練李楠表示,球隊最積極的變化就是兩名外援的加入。隊中小外援布萊克尼得分能力強,目前以32.6分位列聯賽場均得分榜首;大外援威廉姆斯則在籃板和防守方面為球隊做出貢獻。在李楠看來,江蘇隊年輕球員比較多,持續贏球能讓球員越打越有信心,球隊整體表現也會越來越好。
年輕球員打出新氣象
第一階段,最引人關注的球隊莫過于同曦隊。10月30日,在戰勝新疆隊之后,球隊迎來了隊史首個五連勝。同曦隊上賽季只拿到2場勝利,本賽季在年輕的主教練和球員帶動下,展現出青春活力,目前在積分榜上排名第五。
31歲的主教練西熱力江曾是男籃國家隊成員,而今作為同曦隊老將兼任球隊主教練,對年輕球員給予了極大的信任,隊中的年輕人也用出色表現予以回應。尤其是王嵐嵚、林葳兩名聯賽“一年級新生”,場均分別能拿到12.0分和16.8分,令同曦隊在進攻端有了較大的起色。尤其是在對陣上海隊的比賽中,林葳拿到全場最高的32分,第四節最后時刻兩記扳平比分的三分球令人印象深刻。
在第一階段的比賽中,同曦隊場均得分、籃板和助攻3項主要統計數據均進入聯賽前十?!拔覀兪且恢贻p的球隊,打的是團隊籃球,所以在關鍵時刻希望每個人都能站得出來,這是我們球隊以后的發展方向?!蔽鳠崃f。
同樣在本賽季迎來CBA首秀并表現不俗的年輕球員,還有北京隊的曾凡博。在缺席前6輪比賽后,他最近3輪一場比一場打得好。在對陣吉林隊的比賽中,曾凡博出場27分鐘就拿到20分、5個籃板和3個封蓋,出色的運動能力加上柔和的投籃手感,讓曾凡博能在攻守兩端為球隊作出貢獻。
本賽季,共有包括大學生球員在內的66名新秀踏上CBA賽場,雖然各自受訓經歷不同,但均在聯賽的錘煉中逐步成長,脫穎而出者已經成為各自球隊的重要力量。正如CBA公司首席執行官張雄所說:“聯賽將為中國籃球培養更多高水平人才,助推中國籃球事業發展?!?/p>
執裁規則對照新標準
聯賽進行至今,場上裁判備受關注。對于執裁尺度,中國籃協裁判員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也多次進行解讀。
在今年夏天的男籃亞洲杯和世界杯預選賽上,中國隊球員在國際賽場上暴露出身體對抗強度不足、對執裁尺度不適應等問題。從執裁角度看,中國籃協認為聯賽裁判此前的執裁理念、認知和執行力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在本賽季進一步明確了CBA的執裁規則,采取了全面對標國際籃聯最新標準的舉措。
據介紹,國際籃聯對上賽季134場CBA比賽進行了專業監評,發現了多處與國際籃聯執裁理念不一致的地方,如輕微接觸被宣判成犯規、漏判明顯違例犯規、違體犯規正判率不高等問題。“隨著聯賽的進行,無論是裁判員、教練員還是運動員,都在通過實戰加深對國際籃聯執裁標準的理解,并且積極適應,使比賽更加激烈精彩。”中國籃球協會裁判員委員會專職副主任陸永明說。中國男籃主教練杜鋒則認為,CBA鼓勵身體對抗的方向是對的,也符合國際籃球的發展趨勢。
當然,執行國際籃聯執裁理念,完全對標國際籃聯標準不能一蹴而就。中國籃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賽季開始前已經對有關人員進行過業務培訓,同時也會在賽季當中對判罰規則進行講解并解答疑問。中國籃球協會裁判員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說:“隨著CBA的推進,我們還將持續進行國際籃聯最新籃球規則和規則解釋的普及,通過中國籃球協會官方平臺推出專題欄目,為廣大球迷解讀聯賽中出現的代表性案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