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天水返鄉妹探“南蟹北養”:從被夾的滿手是血到訂單生產
中新網蘭州3月17日電(王牧雨)“80后”的王維維是甘肅天水市秦州區炬晟蟹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記者見到她時,她剛從江蘇宿遷買了蟹苗回來。“春天來了,我們也要開工了。”王維維笑著說。
王維維原來在天水本地打工,聽聞在西安養螃蟹的一位朋友提及“天水這邊水質又好,空氣也好,應該也好養吧?”2020年,受到啟發的王維維去江蘇做了一番考察了解后,回來就在天水市秦州區娘娘壩鎮小南峪村租地挖水塘,2021年開始試養螃蟹。
萬事開頭難,一開始養難度不小,不會綁螃蟹被螃蟹夾的滿手是血。“本來這些水產品是南方那邊養的,我們這邊沒見過咋養,沒有養殖技術,各方面條件又不怎么成熟。只有一步一步地一邊學著一邊養。”王維維說。
王維維說,前兩年養殖技術不怎么成熟,慢慢堅持下來,技術一年比一年好,這兩年養的蟹品質越來越高。去年在秦州區舉辦的豐收節上,王維維的展臺上擺放著自家養殖的螃蟹,個個體肥爪壯,活力十足。“一個多小時之內賣出去了100多箱,訂購了200多箱。”王維維開心地說。
王維維介紹說,螃蟹一般在二三月份開始下苗,水塘里要種水草,螃蟹吃的是水草。蟹苗下到里面還要放螺螄,之后還要喂魚肉,把玉米粉碎了蒸熟投喂……最關鍵的是一定要把水溫把握好。
“真正干起來還是有好多好多麻煩,但自己打定了主意,不干就不干,要干的話就好好干,把它干好。”王維維說,創業肯定不容易,有些不懂地慢慢學,慢慢堅持,一步一步地也就挺過來了。
王維維坦言,在養螃蟹中學到了好多好多東西。從前不善言談的她如今很注重和別人交流。“掌握的技術經驗越多,對養殖螃蟹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她說。
王維維的家人一開始覺得她養螃蟹可能干不出什么名堂,做養殖業又很辛苦,都沒怎么支持。這兩年她把合作社撐起來了,父母和家人全部來幫忙,忙的時候,還雇些當地的村民一起干。為解決螃蟹的飼料,還搭配養些散養雞和魚。
王維維主動“觸網”,在網絡平臺上銷售螃蟹,分享自己“南蟹北養”創業點滴。她注冊的賬號已收獲近萬人的關注和點贊,去年10月通過線上就賣了一兩萬盒。去年收入達到五六十萬元。“這兩天已經收到西安、山東、四川顧客的訂單了。”王維維笑著說。
今年一開工,王維維信心滿滿。她計劃試養小龍蝦,吸引一些“釣友”來垂釣。因為自己養螃蟹、小龍蝦、魚和散養雞,就順帶做農家樂,為游客提供“特色餐”。
“雖然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第一次養螃蟹也挺艱難的。只要扛住了,堅持那么一下,也就成了。”王維維說。
秦州區畜牧獸醫事務服務中心主任邵小強表示,下一步,該中心會加強飼喂技術的管理,進一步聯系江蘇、浙江等地養殖技術的對接,使大閘蟹能夠很好地適應北方氣候的生長和管理,有效提高大閘蟹的品質。“同時,在產業項目方面,給予進一步扶持,讓我們的大閘蟹產業做大做強。”邵小強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