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小院”里有大文章(一號文件連連看⑥)

發布時間:2024-03-13 10:39: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推廣科技小院模式,鼓勵科研院所、高校專家服務農業農村——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到“科技小院”一詞。

  2009年,全國第一個科技小院誕生,此后這一模式得到越來越多認可,截至目前全國各地已建立科技小院超1200個。科技小院為何受關注?這個“小院”給農業農村發展帶來了怎樣的改變?

  從高校到農田——

  為農民提供更多科技服務

  在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下洼鎮,棗農丁太平最近多了一些新朋友——中國農業大學沾化冬棗科技小院學生團隊。

  “俺種冬棗挺多年了,第一次在田里跟大學生打交道。”丁太平說,“今年初沾化冬棗科技小院在鎮里成立,當時心想這地都沒有下過的學生娃能解決啥。可一段時間處下來,他們還真解決了一些困擾我很久的種植難題,特別是通過標準化種植,讓‘土方子’和新技術結合起來,效率提升了不少。”

  據介紹,科技小院是中國農業大學從2009年開始探索創建的一種實用型復合人才培養模式,即把農業專業的研究生派駐到生產一線,在完成知識、理論學習的基礎上,研究解決農業農村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培養農業高層次人才,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截至目前,中國農業大學已建立超200個科技小院。

  科技小院模式的推廣,吸引越來越多科研院所、高校加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是其中之一。2021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陜西省咸陽市涇陽縣成立涇陽蔬菜科技小院,服務咸陽3個縣、17家示范園區。

  “‘小院’成立至今,已有50余名研究生、博士生在田間完成科研課題,培養了30多名基層農民技術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研究員、涇陽蔬菜科技小院首席專家張明科對本報記者說,“小院”堅持研發、引進篩選新品種,研究高效栽培、設施土壤次生鹽漬化改良修復等技術。目前新品種新技術輻射到省內的三原、高陵、禮泉等12個縣(區)以及青海、寧夏等省份,累計推廣面積152萬多畝,新增經濟效益超2億元。

  支持政策也相繼推出。近年來,科技小院模式多次寫入中辦、國辦以及科技部、農業農村部等發布的重要文件。2022年,《關于支持建設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對外發布,確定對68個單位的780個科技小院予以支持建設,推動科技力量支撐農業生產,為農民提供零距離、零時差、零費用、零門檻的科技服務。

  “10余年來,科技小院走出了一條科學家與農民深度融合、科技與產業緊密結合的新路徑,激發了農民增收致富的潛力,為鄉村培養出了一支‘帶不走’的高素質農業人才隊伍。”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鐘登華說。根據全國科技小院服務管理平臺數據,截至今年3月12日,全國已有74個培養單位成立超1200個科技小院,涉及專家總數2700余人,研究生超5200人。另據不完全統計,科技小院已先后引進創新了284項農業綠色生產技術,推廣應用技術的面積累計5.66億畝,增收節支累計達700多億元。

  從曲周到非洲——

  “小院”經驗與更多國家分享

  科技小院不僅在全國遍地開花,還走出國門,與世界分享中國經驗。

  2021年至2023年,聯合國糧農組織連續向全球推廣科技小院模式,稱其是在生產一線賦能小農戶的典型案例。去年9月,聯合國糧農組織官員塞爾瓦拉吉來到中國第一個科技小院誕生地河北省曲周縣,了解到當地農民懂技術、懂市場,村民一畝地年收益超過2800元人民幣,他贊嘆:“非常了不起!這展現了科技小院向全世界推廣的價值。”

  在非洲東南部,馬拉維共和國2000多萬人口中約80%屬于小農戶。這里土壤貧瘠、肥料匱乏,缺少現代農業技術,主要作物玉米的畝產不到200公斤。2019年,中國農業大學開辦中非科技小院班,為解決當地小農戶生產問題培養青年科技人才,馬拉維農藝師非里成為了“小院”班的一名研究生。

  去年11月,馬拉維新建3個科技小院。非里憑借幾年的學習與經驗積累,成為馬拉維卡松古縣里薩薩茲科技小院的負責人,在當地復制推廣中國的科技小院模式。中國農業大學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中非科技小院班已為10多個非洲國家培養了72名農學類研究生。當地農民表示:“非常歡迎科技小院來到我們這里,希望‘小院’能帶來實用技術,幫助我們種出更多糧食。”

  不僅在非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牽頭成立“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已有18個國家的106所科教單位和企業加盟。張明科介紹,學校負責品種、產品、技術的研發和人才支持,當地政府組織開展訂單式生產,中資企業負責成果示范和產品收購,實現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下一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將與聯合國糧農組織、相關國家的農業部門以及企業等合作建立更多的科技小院,培養更多愿意在農業生產一線扎根創業的青年。”張明科說。

  從1.0到3.0——

  加強多方協作

  如何進一步推動科技小院發展,更好服務農業農村?

  200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張福鎖團隊在曲周探索成立科技小院,如今他還在進行新的探索。“前不久我們在曲周開啟了一場‘科技大會戰’,第一件事就是創建‘綠色噸半糧田’,即通過綠色高效農業技術,使每畝地全年生產1噸半糧食。”張福鎖說,隨著高效用肥、病蟲草害多元高效綠色防控等一系列新技術落地,曲周縣農民的收成更好了、錢包更鼓了。

  張福鎖介紹,最開始,科技小院主要幫扶農戶進行種植技術更新和升級,是1.0的精準幫扶模式。后來,小院增加了助力脫貧攻堅的工作,助推產業興農,升級到2.0產業扶貧模式。如今,小院接續和升級脫貧攻堅中的經驗,為鄉村全面振興貢獻力量,是3.0模式。

  推廣科技小院模式,更多力量加入其中。2022年,中國農業大學與互聯網平臺拼多多開展合作,以全國研究生創新實踐大賽的形式推出“拼多多杯”科技小院大賽,為年輕的技術工作者搭建平臺,交流、比拼科研、產業相關創新成果。

  今年1月7日,“拼多多杯”第二屆科技小院大賽決賽閉幕,來自全國22所院校的46支隊伍、近200名師生參賽,中國農業大學褚橙科技小院、西南大學重慶銅梁蔬菜科技小院、南京農業大學江蘇如皋水稻科技小院等多個團隊脫穎而出。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拼多多將加大農研投入,為廣大青年深入農村生產一線提供實際的助力,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農業。

  地方支持也在加大。近日,北京市通州區發布《通州區“北京科技小院”助力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提出要實現涉農鄉鎮科技小院全覆蓋。按照“一院一策”原則,逐個制定科技小院建設發展指南,明確產業發展方向,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小院,提高輻射帶動能力,每個科技小院3年內至少輻射帶動4個村。同時依托不同區域資源稟賦,加大政策支持與產業扶持力度,發展壯大特色產業集群。

  “推廣科技小院模式,需要跟政府、企業以及更多社會力量加強協作,爭取更多支持,擴大人才培養規模,加強規范管理,精準服務‘三農’。”張明科說,“我們希望老師和學生的工作能更好服務鄉村全面振興,不僅改變鄉村的生產,也改變鄉村的生活以及鄉村人的精神風貌。”

  徐佩玉(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专口| 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日本无码色情三级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苍井空|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视频免费|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BBBBXXXX| 久久中文娱乐网| 天堂资源在线最新版天堂中文|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佐藤遥希在线播放一二区|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WWW插插插无码视频网站|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天美|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亚洲A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