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技成果轉化“一號工程” 成都推動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同時發力
中新網成都2月27日電 (王利文)2024年成都市科技創新暨科技成果轉化“一號工程”工作部署會27日在成都召開,聚焦科技成果轉化“一號工程”,研究部署科技創新發展重點任務。
會議指出,2023年,成都新增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7家、總數達146家;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733.26億元、同比增長16%;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3萬家、同比增長13%,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超1.35萬億元,技術合同成交金額達1614.2億元、同比增長10.8%;獲評“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全球創新指數(GII)排名第24位、較上年提升5位。
會議強調,2024年,成都市科技系統將聚焦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強化技術創新、要素集聚、平臺溢出、成果轉化四大優勢,加快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
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所在。為加快打造服務戰略大后方建設的創新策源地,今年,成都將高質量建設西部(成都)科學城和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加快推進西部(成都)科學城重點片區和重大項目建設,推動多態耦合軌道交通動模試驗平臺等項目全面竣工。成都將持續推進高水平實驗室體系建設,推動在蓉國家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加快高能級產業創新平臺建設,支持天府實驗室發展并籌劃爭創第二批天府實驗室。
會議指出,為推動更多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成都將深入實施科技成果轉化“一號工程”,建設運行科創生態島載體9萬平方米,依托“科創通”建設科技創新資源共享服務云平臺,探索搭建線上、線下共享實驗室,實現“線上科創通,線下科創島”。聚焦軌道交通等領域,成都加快推進中試平臺建設及備案管理,布局建設中試平臺、概念驗證中心40家以上。成都將實施技術經紀(經理)人隊伍建設三年行動,推進建設成都大學技術轉移學院,力爭中高級職稱技術經紀人突破100名;加快校地合作平臺建設,開展“校企雙進·找礦挖寶”活動不少于200場。
企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導力量。圍繞強化科技創新引領賦能產業建圈強鏈,今年,成都將制定促進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500家。成都還將推廣應用“企業創新積分制”,圍繞高端芯片、新型儲能、農機裝備等領域,支持企業承擔國家項目,采取“揭榜掛帥”、組建創新聯合體等方式,支持企業開展科技攻關100項以上。
會議指出,成都還將促進“四鏈”融合優化科技創新生態,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推進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首席科學家負責制等重點改革任務,探索財政科技資金“先投后股”機制,加強科技服務能力。成都將構建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加快組建天使投資母子基金,推廣“科創貸”科技金融產品。成都還將實施成渝科技創新合作專項,協同建設天府大道科創走廊,設立規模10億元成德眉資同城化科創母基金,支持成都都市圈企業開展聯合攻關。(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