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路邊蹲活兒”讓求職者安心更舒心
□ 本報記者 羅莎莎
□ 本報見習記者 許瑤蕾 文/圖
“我想找個寒假兼職,給弟弟交學費?!?月29日上午,26歲的小魏來到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的江蘇省零工市場,想趁著放寒假的空當,找一份短期工補貼家用。
“這個崗位是站班,有時候需要倒夜班,你能接受嗎?”江蘇省零工市場招聘專員吳延蓉一邊指導小魏填寫應聘登記表,一邊耐心地介紹著用工單位的情況。
從崗位排班到宿舍情況,吳延蓉都事無巨細地向小魏交代一番。
盡管臨近春節,記者在零工市場看到,仍有不少拖著行李箱、帶著蛇皮袋的求職者像小魏一樣尋找合適的崗位。
記者了解到,不同于以往招工即走的“馬路市場”,該市場是江蘇省首個省、市、區共建零工市場,為求職者提供崗位發布、求職登記、技能培訓、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務。
江蘇省零工市場有關負責人劉剛介紹說,自2022年11月試運行以來,已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活動92場,服務登記求職零工人員超1.5萬人次,就業匹配成功超1萬人,免費專車送崗1.1萬人次,零工食堂免費用餐近1100人次,零工宿舍平價住宿190余人次。
正在等待面試的42歲的孫先生告訴記者,以前打零工都是在“路邊蹲活兒”,等用工車來了就一窩蜂沖上去搶一個崗位,有時候還不一定能搶到。
“現在可好了,有地方休息還能喝口熱水,工資和安全也有保障?!崩蠈O飽經風霜的面龐上盡是笑意。
記者注意到,服務大廳內設有柜面服務區、對接洽談區、等候休息區,空調、沙發座椅、手機充電寶、微波爐、飲水機等設施一應俱全,不少人圍坐一圈正在交談。
“每一位招聘專員都會為求職者進行‘一對一’指導推介上崗,求職者來了之后,我們會根據其自身需求和就業能力,為其推薦相應崗位,并跟相關用工企業對接好,統一安排專車送他們去面試。”吳延蓉介紹說。
記者當天就在服務大廳內遇到一支有二三十名求職者的隊伍,正在等待專車前往一家制造業工廠做零活。
零工市場與本地50多家企業常年保持勞務合作,年均接待求職者3萬人次。為更好保障求職者的合法權益,2023年4月,江寧區司法局在此設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把法律服務送到了就業市場“第一線”。
“如公司單方解除合同,勞動者可以主張賠償金、未付工資等。”當天,記者在工作站所在窗口見到了正在答復求職者問題的江蘇御邦律師事務所主任、高級合伙人宋浩。
就在等待的時間里,記者看到,該窗口擺放了各類相關法律資料、聯系卡等,電子屏上滾動播放著法律援助申請條件、工作流程和監督電話等。
“現在快到年關了,來咨詢的求職者問工資問題的比較多。”結束咨詢后,宋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除了免費解答各類法律咨詢外,工作站還無償為經濟困難和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其他當事人提供法律文書代擬、勞動爭議調解等服務。
當產生糾紛時,工作站會在征得企業和勞動者同意的情況下先行調解,及時化解矛盾,節約維權時間成本。宋浩回憶,去年11月初,有3位農民工代表來窗口咨詢加班工資問題。后在其調解下,涉案企業同意支付加班工資,30余人半年來近10萬元的加班工資得到補發。
據了解,江寧區司法局還利用零工市場與企業聯系密切、求職人數多的特點,積極開展“益起普法·民企公開課”送法進企業、“法援惠民生”等主題法治宣傳活動,組織開展法治講座或法律培訓,宣傳與靈活就業者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引導他們學法用法,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記者手記
不同于過去需要在“路邊蹲活兒”,江蘇省零工市場讓求職者們能更快更好地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但如何有效管理市場秩序、保障求職者合法權益是市場工作人員關注的重點。
在采訪中,記者感受到,江蘇省零工市場以一系列精細化服務讓求職者們放心找工作、定心干工作,而設立在此的法律援助工作站也讓求職者有了糾紛問題可就近“問診開方”,為他們答疑解惑,讓他們的求職之路安心且舒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