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出臺國內首部和美鄉村建設地方性法規
中新網無錫2月1日電 (孫權) 1月31日下午,無錫市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無錫市和美鄉村條例》(簡稱《條例》)相關情況。據悉,作為全國首部針對和美鄉村建設的專項地方性法規,《條例》被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列為全省設區市立法精品示范項目。《條例》將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
從建設美麗鄉村、鄉村建設行動,到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鄉村振興的基本內涵和目標要求不斷拓展,要求鄉村既要講究“美”,更要注重“和”。
近年來,無錫市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選項,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為主要抓手,制定了一批突破性、攻堅性政策,開展了一批創新性、前瞻性探索,施行了一批系統性、實效性舉措,農村人居環境面貌顯著提升。
村莊規劃是和美鄉村建設的重要基礎工作。《條例》強調,要加強村莊規劃,優化鄉村發展布局,科學合理安排村莊布局,鼓勵運用《無錫市鄉村建設美學導則》開展村莊設計,推行和美鄉村駐村規劃設計師制度,提升村莊設計水平。
為了更好地保護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條例》從傳統村落推薦申報、建立檔案、設置保護標識標牌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以維護歷史風貌,保護鄉村傳統肌理。
在提升鄉村“顏值”方面,《條例》根據無錫實際情況,從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人居環境整治、鄉村公共空間治理、農村生活垃圾管理、生活污水處理、河道綜合整治等12個方面系統構建針對性制度規范,促進鄉村環境全面提升。
同時,《條例》聚焦民之所盼,規定政府統籌推進現代美麗農居建設,改善農村住房條件,并要求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編制符合地域文化特質、體現村莊整體風貌的農房設計通用圖集,免費供村民建房參考和選用。
為了改善農村生活條件,提高農村生活水平,《條例》還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以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為重點,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條例》要求協同推進村莊道路建設、加強農村供水設施改造、開展農村配套電網改造、發展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推進農村燃氣管網建設,以更好地保障農村出行及用水、用電、用氣等方面的需要。
《條例》提出,要聚焦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社會治理新格局,加強鄉村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建設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
下階段,有關部門將如何按照《條例》改善村莊面貌和農民住房條件?無錫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加強現代農業專項規劃、“五園五區六帶”規劃、鎮村布局規劃和村莊規劃的協調聯動,按照集中連片整治提升村莊環境的要求,著力打造“五百里美麗鄉村風光帶”,貫通1個主線路網,建設6條美麗鄉村風光帶,打造N個包含15個以上行政村的片區、特色田園片區等。(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