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大灣區 產業共騰“飛”
為認真落實關于實施“百千萬工程”以及對口幫扶協作的部署要求,推動產業有序轉移,促進梅州建設蘇區融灣先行區,日前,荔灣區與梅縣區產業共建的2個“反向飛地”基地——荔灣(梅縣)1906科技園經貿基地和荔灣(梅縣)創金中心科創基地在廣州荔灣區1906科技園和創金中心正式掛牌成立。荔灣區副區長葉輝,梅縣區副區長王宏基、何華坤等領導參加活動。
據了解,傳統的“飛地經濟”通常指生產要素從高端向低端的“正向流入”,而“反向飛地”則是經濟欠發達地區主動到發達城市去集聚所需的人才和資源,實現產業“孵化在外地,轉化在當地”,從而暢通創新資源流通渠道,促進產業協同發展。此次荔灣梅縣共建的兩個“反向飛地”,根據不同的資源稟賦和區域劃分,其中在商貿圈成立荔灣(梅縣)1906科技園經貿基地,在新興的科創圈成立荔灣(梅縣)創金中心科創基地,打造占地面積共約6萬平方米的梅縣在荔灣集招商引資、孵化培育、成果展示、學習交流、產業聯動為一體的跨區域、全功能創新合作平臺。
揭牌儀式上,荔灣區與梅縣區簽訂《2023—2025年招商引資對口幫扶協議》,持續深化鞏固“政府引導、政策疊加、園區共建、利益共享”的聯合招商機制,共享招商引資數據庫,攜手開展精準招商、聯合招商,增創對口幫扶協作新成效。
葉輝表示,荔灣區積極探索實踐“反向飛地”合作模式,制定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反向飛地”建設工作的措施》,明確荔灣區全域作為被幫扶地的“反向飛地”區域,荔灣區現有的企業優惠政策,梅縣區“反向飛地”企業同等享受,并針對有特殊要求的企業采取“一企一議”,切實擴大“反向飛地”企業的選址范圍和條件,給予“反向飛地”企業最大的優惠力度。
王宏基表示,2023年新一輪對口幫扶以來,荔灣區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務實的工作作風,推進對口幫扶工作向縱深發展,接連組織優質企業到梅縣考察,推動兩地產業協作走深走實。今天兩地共建兩個“反向飛地”,簽訂招商引資對口幫扶協議,必將進一步推動灣區企業和梅縣企業雙向奔赴,深化“廣州總部+梅縣基地”“廣州研發+梅縣制造”等產業協同體系,促進區域合作、資源共享、產業共建、共贏發展。
接下來,梅縣區將以此次“反向飛地”掛牌運作、招商引資對口幫扶協議簽訂為契機,借助荔灣在招商引資、科技創新等方面的資源優勢,用好荔灣區專項支持措施,研究出臺專屬鼓勵政策,推動招引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優質企業入駐基地并設立研發機構,加快實現產業招商和轉移的無縫對接,不斷探索“研發孵化在荔灣、成果轉化在梅縣”新模式,努力將“飛地”打造成為技術創新的前沿陣地、推介梅縣的展示中心、招商引資的重要窗口,為梅縣區發展縣域經濟注入新活力,助推建設全省“百千萬工程”典型區。
南方日報記者 黃韜煒
通訊員 黎榮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