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濱海新區謀劃建設“濱城科創區” 提升濱城科創整體效能
中新網天津12月14日電 (記者 王君妍)在14日舉辦的“濱城科創區建設”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濱海新區副區長張桂華介紹,天津市濱海新區舉全區之力高標準謀劃、高水平建設“濱城科創區”,形成《濱城科創區建設方案》,明確戰略定位、功能定位、突破方向和重點行動任務。“濱城科創區”將聚力建強“一核”“一區”“一帶”“N園”的發展布局,提升濱城科創整體效能。
據悉,“一核”即依托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打造濱城科創區之核,充分發揮京津冀協同創新重要平臺載體作用,有效釋放北京中關村和濱海新區創新政策疊加優勢,提升科技創新增長引擎能力。“一區”即濱海高新區華苑科技園,打造濱城科創策源地和未來產業發展先導區,打造新動能引育標桿。“一帶”即打造濱城特色科技產業創新示范帶,依靠“一核一區”雙向驅動,“一帶”從東向西串聯經開區、高新區渤龍湖片區、保稅區空港片區,形成集中承載高科技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及生產性服務業的技術產業化高地。
“N園”即發揮主題園區主題式、組團式創新優勢,選取一批產業基礎、科技創新、發展潛力等方面具備良好條件的主題園區,促進產業鏈、創新鏈雙鏈融合,升級打造N個特色鮮明的主題創新園。實現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讓科技成果轉化形成的具體項目和市場主體遍地開花。
“濱城科創區”將聚焦錯位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著重布局創新鏈中后端環節,積極承接京津冀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聚焦先進制造業主題,面向產業、重在應用,探索大企業開放式創新平臺、硬科技創新等新模式,強化產業創新策源能力。按照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定位,推動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政策疊加聯動,充分發揮市場配置創新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生態環境。
張桂華介紹,在戰略目標上,科創區建設計劃分“三步走”,2023年至2025年為起步期,2025年至2027年為成長期,2027年到2035年為壯大期。通過起步期和成長期,基本建成“一核一區一帶N園”創新布局,形成引領支撐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和北方產業科創高地。到2035年,基本建成資源集聚明顯、研創活力四射、產業特色鮮明、人產城深度融合、跨域聯動有力、人才近悅遠來,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天津濱海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崔同湘介紹,按照濱城科創區建設方案中對“一區”的目標定位要求,華苑科技園將進一步提升創新策源能力,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高標準推進腦機交互與人機共融海河實驗室建設,加快突破腦機交互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支撐腦機領域未來產業發展。依托國家先進計算產業創新中心、國家現代中藥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積極布局重大科學基礎設施。提升新型研發機構支撐能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