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智能手機或將于2050年退場 之后人類如何通信交流?

發布時間:2023-11-13 15:58:00來源: 科技日報

  報道稱智能手機或將于2050年退場

  智能手機消失之后,人類如何通信交流

  ◎左鵬飛 陳 靜

  近日,《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日本瑞穗銀行發布的報告預測,智能手機將在2050年消失。根據該報告,智能手機如今在世界范圍內的普及率是65%,而這個數字2030年將下降至60%,2050年則將降至0%。那么,智能手機未來可能消失嗎?如果消失,又可能會出現什么樣的新通信工具?

  智能手機進入“三期”疊加階段

  自全球首部手機誕生至今已有半個世紀。這半個世紀里,伴隨移動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手機日益成為人類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應看到,手機更新迭代的速度驚人。大哥大、傳呼機、小靈通、功能機等20世紀末、21世紀初風靡一時的通信工具如今都成了“老物件”,被人們束之高閣。智能手機是否也將步其后塵?

  從演進歷程來看,智能手機發展已經進入傳統技術瓶頸期、新興技術成長期和潛在用戶培養期的“三期”疊加階段,未來或將加速退出歷史舞臺。

  自2007年蘋果公司發布第一代iPhone以來,智能手機發展就步入了“高速路”,無論是處理器、內存、攝像頭、屏幕、電池等硬件方面,還是操作系統、核心算法、應用開發等軟件方面,都實現了性能的巨大飛躍。然而,隨著技術向縱深發展,手機的硬件改進和軟件升級都逐漸進入了瓶頸期,在傳統賽道上愈發難以取得革命性創新,傳統技術進入發展瓶頸期。

  從技術上看,智能手機是通信、網絡、語音、圖像等一系列技術的系統集成。當前,生成式人工智能、虛擬現實、人機交互等新一代數字技術已經進入成長期,它們對智能手機的影響日益加深,不斷促進用戶界面向智能化、沉浸化、立體化方向發展,并持續通過多技術路徑探索來驗證未來應用場景??梢灶A見,在技術與場景的雙輪驅動下,智能手機被更高維度的產品替代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此外,近年來,全球消費者換機周期普遍拉長,這一方面是因為智能手機使用壽命的提高,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用戶對于產品創新的預期也在提高。圍繞新的市場預期,越來越多的數字科技企業開始布局新賽道,通過加強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完善業務模式和內容生態、重塑消費理念和消費場景等方式,積極培養未來的潛在用戶。

  立體化場景化成未來發展趨勢

  雖然理想的下一代通信工具尚未露出真容,但隨著可穿戴智能設備、元宇宙等相關技術的飛快發展,人類下一代通信方式已經現出雛形。

  首先,隨著計算機視覺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不滿足于文字、圖片、視頻等二維信息展現形式,開始追求更具可視性的信息呈現方式。在技術與需求的雙重升級下,信息展現形式正在加速從二維平面轉向三維空間。我們預計,下一代通信工具將呈現立體化用戶界面,增強人們溝通交流、參與會議、開展研討等線上活動的臨場感。

  同時,在內置傳感器等設備的加持下,身體狀態與行為活動數據化日益成為現代社會的普遍現象。很多人的睡眠信息、行程軌跡等都以數據的形式存儲在智能手機中,智能手機愈發成為存儲和分析這些數據的重要工具。下一代通信工具將延續和升級這一重要功能,更加融入人們工作生活場景,并為個體提供更深入、更全面、更智能的計量服務。

  此外,交互性是衡量終端設備易用程度的關鍵指標。從智能手機發展歷史來看,觸摸屏、手勢控制、語音操作、面部識別等交互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動手機向著智能、高效、便捷的方向快速發展。下一代通信工具將繼續保持這種趨勢,同時推動人類心理、習慣、行為等因素與差異化場景因素充分結合,實現更加人性化的操作交互。

  最后,智能手機上有大量的第三方應用程序(App),它們在滿足人們社交、網購、出行、娛樂等各種需求的同時,也帶來了更新頻繁、內存難清、管理復雜等一系列問題。下一代通信工具或將有效解決這一難題,通過將App高度集成并深度嵌入系統,由數字人或者虛擬偶像作為程序的統一入口,用戶可根據不同場景需要開啟相關程序。

  新一代通信設備發展的主旋律是智能化。伴隨科技的發展,人工智能(AI)與通信技術的聯系日趨緊密。展望未來,AI與通信技術的深度融合將給通信領域帶來一系列深刻變革,并可能重塑人類的通信方式。

  從通信網絡來看,基于AI的自智網絡可能成為未來通信網絡發展的重要方向。自智網絡具有較高的智能化水平,能夠實現網絡的自感知、自決策、自執行,為用戶提供高度個性化、高度精準性、高度安全性的網絡服務。

  從終端設備來看,個人智能助手擁有巨大的應用潛能。當前,個人智能助手已經成為全球手機巨頭爭相布局的重要新賽道。未來,個人智能助手將有效幫助用戶制訂計劃、管理生活和處理工作,并可能成為用戶與外界溝通和連接的主要渠道。

  (作者左鵬飛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陳靜系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久久久久无码中| 狠狠躁狠狠躁东京热无码专区| 国产午夜鲁丝无码拍拍|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中文v高清在线观看|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老妇| 无码专区永久免费AV网站|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青草| 最近免费字幕中文大全视频| 中文字幕Av一区乱码| 无码精品第一页|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日本免费中文视频|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最新版|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 五月丁香啪啪中文字幕| 欧美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狠狠干中文字幕| 国产高清中文手机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国产在线观国内自拍中文字幕| 暖暖日本中文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仓本|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