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安徽七門堰調蓄灌溉系統何以成功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發布時間:2023-11-07 15:1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合肥11月6日電 (劉欣 張強)北京時間11月4日,安徽七門堰調蓄灌溉系統等中國4個工程成功申報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至此,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已達34項。

  歷經2000多年滄海桑田的七門堰調蓄灌溉系統,何以成功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堰渠規劃大有文章

  七門堰是位于安徽舒城縣境內杭埠河(古稱龍舒水、巴洋河)中段的引水灌溉工程,由漢高祖劉邦伯兄之子、羹頡侯劉信創建,距今約2223年。《輿地紀勝》記載,劉信視“舒城水源出于西山之峻嶺,勢若建瓴”,乃于“七門嶺下,阻河筑堰,曰七門。開渠建片責,引河流東北,載之平陸,條分支貫,灌田八千余頃。”又于七門嶺之東修筑烏羊、片曹片責兩堰,“灌田兩千余頃”,史稱“七門三堰”。

  七門堰所在的舒城縣位于大別山東麓、巢湖之濱的江淮地區,復雜的地形地貌,讓舒城縣呈現出山區易發山洪、崗丘地區易旱、平畈易澇的特點。這也讓七門堰調蓄灌溉工程具有與眾不同的結構形式。

  在取水樞紐的規劃上,七門堰古代調蓄灌溉系統選擇在河流由山谷進入平原的“谷口”地段修建。這個位置上,河床由窄變寬,坡度由陡變緩,在此布置取水樞紐,不僅便于因勢利導控制水流,又方便施工。七門三堰,取水口均設置在河流凹岸,成功實現水沙分流,實現了彎道環流理論的運用。

  七門堰灌溉渠線的規劃則充分利用了地形條件,沿一定等高線行進,保持適當的輸水底坡,滿足自流灌溉控制水位高程,合理規劃布置陂、塘、垱、渠、溝,以保證最大的灌溉范圍。在建設灌溉系統時,非常注意各工程節點的總體關系,“七門三堰”和陂、塘、垱、渠、溝各項工程節點之間的有機配合,具有樸素的系統工程思想。工程利用了杭埠河沖出谷口的水勢,又利用了大別山余脈一直向東北延伸的自然地勢,在江淮之間形成了一條設計科學、布局合理、縱觀舒城的水道,水自西南而東北地輸送,形成一個自流灌溉系統。

  “串蕩連塘”的強大調蓄機制

  七門堰灌區地處江淮分水過渡帶,形成了獨特的丘崗型濕地形態。舒城地區雨季集中,但分布不均。在這種丘崗型濕地環境中,存在一萬七千多個塘、蕩,規模非常龐大,這種特殊的濕地系統,是一個巨大的蓄水庫。

  在灌溉系統建設中,古人充分利用濕地形態,“串蕩成渠,連塘為蓄”。串連十五蕩,形成輸水干渠,疏浚塘、蕩、溝、渠,串聯互通。該系統能在暴雨和河流漲水期儲存過量的降水,減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形成功能強大的調蓄機制,還能利用海綿效應,調蓄洪峰、削減地表徑流、涵養水源,各工程節點之間有機配合,做到了水系連通,確保水系連通、自然、健康。

  據清《舒城縣重修水利記》的記載,七門堰灌區內灌溉用水具有自上而下、由河入堰、由堰入陂、由陂入塘、由塘入渠入溝入田的流態多樣性。

  科學嚴謹的灌溉用水方法

  明宣德年間,知縣劉顯定七門堰引水例,“上五蕩用忙水,每年農歷四月初一至七月底接堰水灌田。下十蕩用閑水,每年八月初一至次年三月底,引堰水灌塘、陂、溝,蓄水灌田。”此制度一直沿用至民國。“使強者不得過取,弱者不致失望”,該制度開創性地實行忙閑輪灌制,完美契合七門堰灌溉體系。“上五下十,灌蓄分片,各有定期,忙閑分離”,在空間上充分利用地形的特點,在時間上解決了降水量不均的問題,從時空兩維度,演化出完美的用水機制。削峰填谷、平衡水量的同時,平衡了灌區各片用水需求。

  新中國成立后,舒城縣人民政府將七門堰灌區與杭北干渠溝通合并為杭埠河灌區,后與淠史杭特大型灌區融為一體。七門堰灌區的先民不辭艱辛,因地治水,嚴令管水,既保證了農業生產灌溉用水,灌溉了周圍約十五萬畝的農田,有力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工程遺產在歷史長河中歷久彌新

  多年來,隨著國家對于水利工程遺產保護的重視程度日漸提升,舒城不斷推廣、傳承、搶救、保護七門堰等水利工程遺產。委托專業單位編制灌溉工程遺產保護規劃,加強遺產的系統保護和綜合利用。七門堰水利工程遺產區也已規劃建設水利博物館等多個場館,基本形成完整的遺產標識系統。

  作為萬佛湖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淠史杭水利工程的核心區,七門堰年接待“訪、學、游”超五十萬人次。這些措施對工程遺產水利功能可持續發揮、灌區歷史文化挖掘與傳承、全域旅游發展、灌溉農業產品品牌提升和世界遺產相關品牌的開發具有重大意義。

  安徽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認為,兩千多年來,七門堰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也為當代留下了豐厚的水文化遺產和眾多古灌排水利設施類型,發揮了重要的灌溉、防洪、防旱作用,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作為江淮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七門堰豐富的水文化內涵,亟待我們進一步探索。”(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码在线| 亚洲永久无码3D动漫一区|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无码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无码v视频日本www|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蜜臀av无码人妻精品|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中出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无码丰满熟妇一区二区| 午夜无码国产理论在线|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久久无码精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人妻中文AV不卡专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精品字幕自在自线 |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永久无码制服河南实里| 亚洲视频无码高清在线|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视频8|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在线一区|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大地资源中文在线观看免费版 | 娇小性色xxxxx中文|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不卡|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 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 中文无码制服丝袜人妻av| 人妻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 中文无码字慕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