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為何還要拓展民營航天【“國家隊”都這么強悍了】

發布時間:2023-09-11 15:16:00來源: 武漢晚報

  一箭四星,閃耀海天!

  9月5日,我國民營火箭公司星河動力于山東海陽及附近海域圓滿完成谷神星一號海射型(遙一)運載火箭發射任務,順利將4顆衛星送入800公里預定軌道。

  這是中國民營火箭公司首次開展海上發射任務并取得成功。相較于陸地發射,海上發射是一種全新模式,具有靈活性強、任務適應性好、發射經濟性優等特點,可靈活選擇發射點和落區,滿足各種軌道有效載荷發射需求,有效解決外界長期關注的落區安全問題。

  當然,這也意味著更高的技術要求、更大的實施難度。世界上僅有少數幾個國家具備進行海射的能力。

  中國民營航天異軍突起

  2014年4月,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在發射進入太空后,火箭一級助推器成功降落在大西洋,“成功實現了歷史上第一次火箭軟著陸”。這一人類航天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也撩撥著全球媒體的神經。

  幾乎在同一時期,中國迎來了民營航天的“政策破冰”。這一年,國家從政策層面明確提出,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次年,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防科工局聯合印發《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明確傳遞了對民營火箭、衛星事業的支持。

  自此以后,中國民營航天異軍突起,許多火箭企業、衛星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不過,熱潮之下技術沉淀和市場淘洗同步進行,近十年的時間也讓中國民營航天歷經了一個從爆火到冷靜的周期。而今,隨著藍箭航天、星際榮耀、星河動力、長光衛星、微納星空等頭部企業陸續突圍、嶄露頭角,中國民營航天也迎來收獲期。

  僅就2023年來說——

  4月,由天兵科技研制的“天龍二號”液體運載火箭成功首飛,創造了全球民營液體火箭的首飛成功紀錄;

  6月,中科宇航參與研制的“力箭一號”遙二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此火箭采用“一箭26星”方式,刷新了中國一箭多星的最高紀錄;

  7月,由藍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二號遙二液氧甲烷運載火箭發射成功,成為全球首款成功入軌飛行的液氧甲烷火箭……

  如果說,以往一飛沖天、逐夢蒼穹的榮耀,大多是“國家隊”帶來的;那么現在,中國民營航天正以強勢姿態向太空發起沖刺,帶給國人越來越多驚喜。

  與“國家隊”形成差異化競爭

  常有人問,我們的“國家隊”已經如此強悍,為什么還要下大氣力發射民營火箭、拓展民營航天?

  市場需求是最大的推動力。目前衛星被廣泛地應用于通信、遙感和導航等領域。比如,“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范疇,6G網絡建設亟須衛星組網;在基礎設施測繪、環境監測等領域,衛星遙感不可或缺;海陸空交通運輸、精準農業、智慧城市等建設推進,衛星導航已成必備前提……

  與日俱增的應用需求,對一國火箭的發射能力和發射密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正如有行業人士所言,“火箭是航天工程的一個核心、一個基礎,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強、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可現實是,當前國內微小衛星市場蓬勃興起,眾多小衛星都想要“拼車上天”,然而“國家隊”的火箭上卻一位難求。

  更關鍵的,在國際上,軌道資源向來遵循先到先得原則。眼下許多國家都在積極部署發射衛星,目的就是盡可能“多占座位”。

  當此之時,民營航天迎頭趕上,彌補“國家隊”火箭譜系中的空白并形成差異化競爭,無疑能極大提升中國航天的活力與競爭力。

  起步雖晚但起點并不低

  客觀來說,中國民營航天起步雖晚,但起點其實并不低。

  對于整個中國的工業體系來講,航天一直是我們的拳頭行業之一。正如SpaceX、藍色起源這樣的公司是站在美國科技工業的階梯上探索一樣,中國商業航天企業的創新與突圍,也離不開中國航天事業數十年的積累沉淀。

  一方面,目前民營航天企業的研發骨干力量基本來自體制內的“技術流”,不少創業者過去還是獨當一面的行業大牛,“國家隊”的人才輸送和項目孵化作用顯而易見。

  另一方面,研制運載火箭是一件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一枚火箭零部件數量有時候多達十幾萬個,不可能由一家公司包攬完成。民營航天企業之所以能快速研制出高精尖的火箭產品,是因為身后有一個龐大的傳統航天產業鏈支撐。

  底子不錯,但“上天”沒有捷徑。“試錯與追趕”,一直是中國民營航天的主旋律。

  單看火箭制造,這是業界公認的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的領域,涉及到結構設計、生產工藝、燃料注入、發射入場、脫離時機等諸多環節,任何一個小失誤都可能導致整個任務的失敗。就拿“硬核標桿”SpaceX的獵鷹火箭來說,其發射失敗乃至爆炸已算不得什么新聞。

  此外,在市場規律作用下,民營航天和“國家隊”也存在路徑上的差別。比如,相比固體燃料,藍箭航天等民營企業更傾向于選擇成本低、易獲取、效率高的液氧甲烷等液體燃料。然而,此前關于液氧甲烷運載火箭,業界并無成功經驗,意味著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企業全力摸索。

  他們面對失敗敢于“歸零”

  “航天與生俱來的魅力,令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有一種自發的使命感。”這是民營航天創業者的心聲,也是推動他們攻堅克難的精神動能。

  沒有特別的精神,就沒有特別的業績。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幾十年來,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幾代中國航天人堅忍不拔、艱苦奮斗,才有了今天的“苦難輝煌”。而隨著人才的外溢流動,這樣的精神也在民營航天企業的文化血脈里傳承。

  面對失敗,他們敢于“歸零”。朱雀二號遙一運載火箭發射失敗后,企業雖有不甘,但立馬開展“歸零”核查,不到一年,朱雀二號遙二箭閃耀蒼穹。

  面對難題,他們大膽創新。為了控制成本,“谷神星”系列火箭使用低室壓、高比沖、高裝填比的姿軌控動力系統,實現減重增效,提升了運載效率。

  面對差距,他們耐得住寂寞。藍箭航天的工程師們跑到山溝溝里,愣是硬著頭皮把發動機試車臺搞了出來,提升了發動機研制所需的保障能力……

  路途總是坎坷泥濘,失敗風險始終相隨,但只要抱定信念堅定走下去,便是朗朗藍天。

  中國航天為什么能?答案就在這樣的精神中,就在精神的傳承與接續中。

  人類的探索精神一定是偉大的

  科技創新“九死一生”,迎難而上的每一步,莫不需要細細呵護。

  當年馬斯克拿著1億美金,也只夠承受三次發射失敗,如果第四次還是失敗,公司就會直接破產。由此來看我們的民營航天企業,對它們多些耐心,給它們更多支持,也是創新突圍的關鍵。

  從現實來看,這些年,各地對相關行業的支持不小。以北京為例,在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以榮華南路為經、地盛街為緯,圈出的一片區域,被稱為中國的“火箭一條街”,聚集著180家星箭網絡關聯企業。

  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來,北京亦莊針對航天企業直接補貼超過3000萬元,人才引進、人才評定、工作居住證、公共租賃住房、科創基金投資等政策大范圍惠及航天企業。比如,就在朱雀二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的兩個月前,北京亦莊產業升級股權投資基金首個項目即投向藍箭航天。

  有經濟學者這樣形容民營經濟:“要是遇到春風,就會漫山遍野,蓬勃發展起來”。春潮涌動、機遇在前,戰略明晰、政策實惠,民營航天企業又有著市場化程度高、決策高效、激勵有力、反應靈敏、觸角廣泛等優勢,找準定位,堅韌生長,苦練內功、乘勢而上,定能創造更多驚喜。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回望來路,我們成績斐然;對標國際,我們仍有差距。

  還是那句話:人類在浩瀚宇宙面前或許是渺小的,但人類的探索精神一定是偉大的。

  砥礪精神、堅定信念、腳踏實地,在中國民營航天面前展開的,必將是一片更為廣闊的星辰大海。

  據《北京日報》報道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专区精东影业 |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中文 在线 日韩 亚洲 欧美| 欧洲Av无码放荡人妇网站|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日韩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 国产高清中文手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不卡|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免费福利| 久久精品99无色码中文字幕|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不卡 |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永久无码3D动漫一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久久男人中文字幕资源站| 娇小性色xxxxx中文| 最好看最新的中文字幕免费|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8|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av一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 中文无码vs无码人妻 |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久热中文字幕无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