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藝術家相聚山東青島共話藝術與科學融合創新發展
中新網青島6月12日電 (蔡亞群)2023藝術與科學融合創新國際(中非)研討會12日在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來自津巴布韋、肯尼亞等非洲國家的藝術家代表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等海內外藝術類高校專家教授和學者,以及國內部分中學校長、行業企業負責人等共計60余人與會,圍繞新時代如何加強藝術與科學的融合創新,推動中非文明交流互鑒進行分享研討。
據悉,此次研討會圍繞“美育未來新時代 藝科融合新征程”的主題,以“線上+線下”形式進行,由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聯合津巴布韋國家藝術中心、非中文化交流協會主辦,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國際文化產業創新研究中心承辦。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魯曉波在致辭中表示,當前人類社會正發生巨大變革,從工業社會向信息智能社會轉變。科學與藝術的融合為創新帶來無限的可能。在人工智能時代,自然和人文的價值應該并重,科學與藝術應該融合,傳承和創新應該并舉,全球化與多元化應該共存。
魯曉波認為,中非人文交流為推動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堅實可靠的民意基礎與精神支撐。他相信本次研討會的舉行將進一步密切中非之間的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化在世界范圍的傳播,對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起到積極作用。
津巴布韋國家藝術中心主任尼古拉斯·摩尤在致辭中表示,文化交流已經成為鞏固非中關系的重要紐帶。五年前,隨著非中文化交流協會的成立,越來越多的中國藝術家走進肯尼亞、津巴布韋和其他非洲國家,同時包括津巴布韋在內的非洲藝術家也來到中國。非中藝術家們的互動交流,促進了非中關系不斷發展,也使得非洲藝術在中國找到了一個巨大而可持續的市場。
非中文化交流協會主席富蘭克林·阿斯拉說,人文交流是中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支柱。他希望有更多中國和非洲國家的機構與藝術家、企業家參與到非中文化交流的行動中來。
會上,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國際文化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發布了2023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研營活動項目。據介紹,從今年暑期開始,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將相繼啟動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國內創研營、國際創研營和第三屆“一帶一路”非中藝術交流等系列活動,其中國際創研營活動將聯合津巴布韋國家藝術中心、非中文化交流協會等非洲國家政府主管部門、社會組織等,共同開展“中非文化交流小大使”“中非青少年文化藝術節”等活動。
據悉,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由青島市人民政府、清華大學、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三方共同籌建,于2018年12月在青島正式注冊成立。研究院旨在促進藝術與科學的融合創新,助推清華藝術設計研究的成果轉化,帶動地方產業的升級發展,引領藝術設計學科建設的未來方向。(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