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團基層法醫:從細枝末節中抽絲剝繭還原真相
中新網烏魯木齊5月5日電 題:新疆兵團基層法醫:從細枝末節中抽絲剝繭還原真相
作者 戚亞平 賈曉龍 張一鳴
身穿白大褂,一遍遍觀察著從犯罪現場找回的證據。隨后認真記錄下觀察結果,并作出科學分析和總結報告。這一幕,無數次發生在法醫楊權近20年的從警生涯中。
楊權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烏魯木齊墾區公安局刑警大隊教導員、警務技術二級主管、副主任法醫師,常年奔走在案發現場,跟遺體打交道。
“我的工作就是致力于從細微末節中抽絲剝繭,還原真相。”楊權說。
對法醫工作的理解從理想回歸現實
“受電視劇的影響,對法醫這個職業非常崇拜。”楊權說,高考填報志愿時,他選擇了臨床醫學專業。2005年參加公務員考試并如愿成為一名警察。
在派出所短期鍛煉后,楊權調入烏魯木齊墾區公安局刑警大隊擔任法醫,第一次出現場的情景讓他至今記憶猶新。
當時,一位老人在家中猝死,接到報警到達時是晚上,家里停電,打不開燈,不知道老人具體位置。
“我在現場找了一會兒,最后在客廳的地上被絆了一下才發現老人?!睏顧嗾f,當時雖然做足了心理準備,但還是感到十分恐懼。之后一個星期,滿腦子都是現場畫面,時常在睡夢中被噩夢驚醒。
靠著自己給自己打氣,楊權漸漸適應了臟、苦、累的法醫工作,對法醫工作的理解也從理想回歸現實。
一滴不起眼的血跡,一根微不足道的毛發,煙灰缸里與眾不同的一枚煙頭,尸體隱蔽部位的輕微損傷,森森白骨上的細小痕跡,解剖時的異常氣味,尋常人根本注意不到的東西,在楊權的火眼金睛下都無所遁形,他會運用專業知識解讀出它們代表的意義。
近兩年,楊權勘查各類案件現場535案,錄入現場勘查系統案件383起,提取各類痕跡物證265枚,通過痕跡物證直破案件25起,出具各類法醫損傷鑒定書128份。
作為案件偵破的幕后英雄,其先后獲得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新疆先進工作者,并入選第九批全國刑事技術青年人才庫。
法醫要有全面的醫學知識更要常懷敬畏之心
從尸體里尋找案件的真相并不容易,作為一名法醫,每天面臨的案件都是不同的,從頭到腳,從骨科到兒科。
這就要求法醫要有全面的醫學知識,需要掌握所有專科從傷到病的診斷標準,甚至很多時候要比臨床醫生的診斷還要精準。
因為一個診斷的不明確,一個尺度的拿不準,一個機制的拎不清,都可能會直接讓一位無辜的當事人身陷囹圄,都可能讓一個理應受懲的嫌疑人逍遙法外。
從擔任法醫的那一天起,楊權便常懷敬畏之心,小心翼翼,始終保持學習,不斷挑戰自我、豐富自我。
在楊權的眼里,法醫不僅要有死亡密碼技術,還要有治愈的能力。
如今,楊權不僅從事法醫工作,還走上基層所隊領導崗位。
“所有生命都值得尊重,我的使命就是發現真相,給生者以安慰,給死者以安寧。不管在哪個崗位上,我的職責使命永遠不會變?!睏顧嗾f。(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