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軍訓,當有特殊應對
近日,因高溫天氣原因,南京秦淮外國語學校、鼓樓實驗學校等緊急通知軍訓、國防教育延期或取消。8月14日,長沙市教育局也下發緊急通知:全市所有初中新生一律停止軍訓;高中新生在氣溫35℃以上(含35℃)時段,嚴禁在室外開展軍事訓練,室內體能訓練根據學生實際狀況合理安排。
面對這樣的調整,大多數網友都表示贊同。不過,也有些網友“不服”,覺得孩子就該多吃苦,自己也是這么過來的。這種論調,顯然脫離實際,既缺乏安全意識,也缺乏科學思維。
我們對常年適應了戶外工作的工人都有明確的保護性規定,更何況是一些缺乏長期專門訓練的學生呢?普通人在戶外稍微走一走,都大汗淋漓、頭暈目眩,更何況是要穿著制服站軍姿、踢正步的學生呢?因此,南京、長沙等地采取的果斷措施,不僅應該,而且必須。高溫之下,軍訓暫停或延期,這既是講科學,也是講安全,更是以人為本。
特殊天氣當有特殊應對,如果還是按照某種慣例行事,就很可能誘發不必要的安全事故。這方面并非沒有教訓。2016年8月,央廣網曾報道一起案例:陜西涇陽縣涇干中學一名16歲學生在軍訓期間猝死,而事發前兩天,涇陽縣氣象局已經發出高溫黃色預警。
如果說,當年的一些教育管理者,對高溫預警還不足夠了解,那么在今年的這個夏天,一些地方的高溫動輒突破歷史極值,對高溫預警的相關報道和科普大量輸出,相關管理者就沒有理由不引起重視,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措施。
至于鍛煉學生們的體質和意志力,并不急于一時。軍訓的意義,不在于完成某個固定的入學程序,也不是為了在一個有限的時間內集中鍛煉孩子,而是教會他們熱愛運動、健身,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勇敢、堅韌、頑強的精神品質。這個工作是長期的,重在引導,而非形式。
事實上,不只是高溫,近些年,隨著全球氣候變化,諸如臺風、雷暴、冰雹、強降雨、洪澇等極端天氣頻發,上至國家政策,下至網絡輿論,都對極端天氣有了更加深入的認知。去年7月,國家發改委曾發布通知,明確一旦出現極端天氣等非常情況,要堅決即時啟動最高等級響應,該停學的停學,該停工的停工,該停業的停業,該停運的停運。
持續的超高溫之下,一定要杜絕僥幸心理,克服麻痹思想,盡量把相關工作做到前面、做到全面。高溫預警啟動之時,什么事情不應該再做了,什么事情應該及時去做,也應在全社會盡快形成共識,并落實到方方面面。
特約評論員 與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