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百年豐臺站:從“北京最早”到“亞洲最大”

發布時間:2022-06-20 15:26:00來源: 新京報

  經過4年改建的北京豐臺站今日開通運營,為亞洲最大鐵路樞紐客站;運營初期安排旅客列車120列

  百年豐臺站:從“北京最早”到“亞洲最大”

  6月20日,在北京西南三環外,歷經四年的建設,全新的北京豐臺站開通運營。

  始建于1895年的豐臺站是北京第一座火車站,先后成為京漢、京奉、京張等鐵路上的重要車站。隨著北京鐵路布局的調整,豐臺站的作用日益下降,2010年,豐臺站停止客運業務。

  如今,這座擁有127年歷史的老站被保留了下來,在它東側約一公里的位置上,新建的北京豐臺站成為亞洲最大的鐵路樞紐客站,每小時最高可容納14000人同時候車。

  北京豐臺站開通運營后,主要辦理經由京廣高鐵至石太高鐵方向的動車組列車,以及京九鐵路、京原鐵路方向和部分北京樞紐中轉普速列車客運業務,初期安排旅客列車120列。

  北京首座火車站

  豐臺站的歷史可追溯到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馬關條約》簽訂后,民族危機愈發深化。當時,俄國、法國、德國、日本相繼在中國修筑鐵路,攫取利益。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尹鈞科在《北京古代交通》一書中寫道,“爭奪鐵路修筑權和經營管理權是西方列強的首要目標……在這種形勢下,清政府官僚中一些有眼光的人認識到,如果我們自己不趕緊修筑幾條必須要修的鐵路,那么中國的鐵路職權和鐵路之利就會被外國列車全部搶奪而去。所以,清政府也決意搶修鐵路,官也辦,民也辦。”

  在這樣的背景下,清政府最終決定修建一條盧溝橋(亦稱蘆溝橋)至天津的鐵路。1895年年底,津蘆鐵路修至豐臺,豐臺站由此而來。1897年,津蘆鐵路進一步向北京中心延伸,修至永定門外的馬家堡。

  津蘆鐵路通車后,很早就被張之洞等人動議修建的“盧漢鐵路”(后改名為京漢鐵路)動工,近代中國的鐵路發展進入了一段“高速發展期”。此后,京漢鐵路、京奉鐵路、京張鐵路相繼接入豐臺站,北京第一座火車站的作用日益凸顯。到民國時期,豐臺站已成為華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

  新中國成立后,豐臺站繼續承擔著華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的責任。在進行大規模經濟建設的年代,豐臺火車站在貨物運輸方面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每天約有5000輛車皮裝載著各種建設器材和生活資料在豐臺站駛入駛出。

  1956年3月建成的豐臺西站分流了豐臺站的貨運和編組任務,但豐臺火車站的地位仍舉足輕重。資料顯示,豐臺站在上世紀80年代日均上下車達3萬多人,依舊是北京鐵路局特等站之一。

  1996年,北京西站開通運營,分流了豐臺站大量客運和貨運任務,此后,豐臺站的地位功能大大下降。2010年,豐臺站停止客運業務。

  同年,豐臺站改建被提上議事日程。不過當時豐臺站每天有30余輛列車途經,改造難度不小。7年后,豐臺火車站改建工程初步設計方案通過批復。

  2017年9月,在眾多鐵路文化學者和有關部門的努力下,老豐臺站站房被認定為不可移動文物,百年的歷史與回憶得以原地保護。

  采用雙層車場設計

  2018年,豐臺站改建工程暨新豐臺站建設項目開工。

  “新的北京豐臺站并非疊加在老站房之上,而是在老豐臺站的東側約一公里的地方,這里是原先豐臺站的東貨場。”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站房工程項目管理部副處長王秀范告訴記者,在改建豐臺站的過程中,經過論證分析發現,原有老站房的區域受限,不適宜進行大規模拆遷,同時,新建一座大型鐵路樞紐也會對城市功能造成分割,因此才選擇了現在這一區域。

  作為豐臺站的設計單位,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自2007年6月起開始承擔豐臺站方案的研究工作,隨著豐臺站在鐵路樞紐中功能定位的調整,設計人員先后研究了不同的方案。針對鐵路部門提出的“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提高車站作業能力”的要求,設計人員對北京豐臺站采取了更特殊的構建思路,讓它成為了國內首座采用高速、普速客運雙層車場設計的特大型車站,形成“頂層高鐵、地面普速、地下地鐵”的立體交通模式。

  “采用雙層車場可有效節約車站建設土地,集約整合交通資源配置,減少城市交通基礎建設成本。”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北京豐臺站項目總工程師馬輝說,這樣獨特的立體交通結構形式改變了傳統鐵路線路的布置方式,實現了功能創新,而且豐臺站采用互不干擾的兩場進出站立體流線體系,高速和普速旅客有不同的進出站路線,出行更方便順暢。

  打造“站城一體化”

  北京豐臺站副站長王建介紹,北京豐臺站開通運營后,主要辦理經由京廣高鐵至石太高鐵方向的動車組列車,以及京九鐵路、京原鐵路方向和部分北京樞紐中轉普速列車客運業務,初期安排旅客列車120列。

  鐵路部門的數據顯示,北京豐臺站旅客發送量遠期將達到7207萬人,北京西站的客流壓力和周邊交通狀況將得到明顯緩解。未來,北京豐臺站將與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北站、清河站、北京朝陽站、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等北京鐵路樞紐客運站深度融合,完善首都綜合交通體系。

  伴隨著豐臺站建設的還有豐臺站周邊街區的品質提升,其核心思路就是“站城一體化”,帶動周邊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土地開發價值和開發規模,促進城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在今年的北京兩會上,豐臺區區長初軍威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曾介紹“站城一體化”的建設思路,豐臺站站城一體化的總體建設面積將達到100多萬平方米。

  根據豐臺站地區街區控規,豐臺站地區此前面臨的城市空間割裂、功能缺乏協同、歷史文化展現不足、公共空間品質不佳等問題,有望隨著豐臺站的開通得到解決。

  首發集團公聯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已完成豐臺站周邊11條接駁道路部分路段的建設,長度約10公里,能滿足豐臺站開通后旅客的出行需求。這也將改善區域交通環境,實現豐臺站南北地區連通,解決豐臺街道地區幾十年因為鐵路的分隔不能南北穿行的歷史問題。

  根據規劃,到2025年,豐臺站地區綜合交通干路網將基本成型,南北綜合交通樞紐建成并高效運轉,切實提升首都交通優質服務水平;到2035年,形成站城融合發展的城南活力中心,成為首都發展的新極點。

  看點1 設計

  簡潔高效“工業風”融入北京元素

  作為大型綜合性交通樞紐建筑,北京豐臺站的建筑形態風格實現了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從空中俯瞰豐臺站,它呈現出一個線條粗獷的“中”字,蒼勁有力。

  外觀設計上,豐臺站的設計契合中國傳統建筑的處理手法,采取三段式布局形式,方正的建筑坐落于方形臺基之上,整體呈中軸對稱,中央建筑高起,兩側裙房建筑略低,中間采用柱廊,屋檐出挑深遠,將建筑充分融入城市周邊環境。

  馬輝表示,豐臺站實現了容納多種功能但設計簡約的初衷,因此建筑語言上也盡量選擇顏色、結構統一的形式。室內裝修呈現簡潔高效的“工業風”,但為打破冰冷的感覺,加入了一些暖色的燈光和色彩,并點綴以綠植的設計,讓空間更加溫馨美觀。

  普速出站廳位于地下,分南北兩個出站廳,出站路徑兩側的墻壁立柱布置有窗格裝飾。據介紹,這里的出站流線設計充分體現了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在裝修材料和裝飾圖案等方面,形成特色鮮明的視覺導向。站內主通道采用藻井式吊頂,加以傳統建筑的整體形態概念,實現古韻新風。同時,還利用色系變化及山巒、河流等文化藝術裝飾對候車大廳進行分區,優化進出站流線,強化引導標識,方便旅客快速定位及進出站。

  看點2 服務

  采取多種引導措施確保旅客不迷路

  改建后的北京豐臺站是亞洲最大鐵路樞紐客站,建筑面積約40萬平方米,每小時最高可容納14000人同時候車。從空間上看,北京豐臺站分為四層,概括來說就是“頂層跑高鐵、中間層候車、地面跑普速、地下通地鐵”。在綜合立體的交通樞紐站內,如何確保乘客不迷路,是設計者和鐵路運營部門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

  在地上二層候車大廳,普速列車的候車區位于候車大廳的中部,旅客需要下行至一層乘車,高鐵列車的候車區位于候車大廳的兩側,旅客需要上行至地上三層乘車,這樣的布局讓所有旅客都能盡量步行最短的距離。

  王建表示,車站將采取多種措施引導旅客前往相應候車區。“靜態標識非常多,12306服務臺也會提供人工服務,站內還設有流動崗,有專門的工作人員提供引導服務。”

  記者看到,在站內隨處可見指路牌,地面上也有很多指路地貼。根據北京豐臺站的設計,前20號數字對應的是普速列車的檢票口,21-32號是高鐵列車檢票口,指路牌上方還標明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智能導航服務將在未來適時啟用。馬輝介紹,豐臺站配備了智能客服系統,可提供自動售檢票、智能導航等功能,啟用后乘客可利用該系統快速獲取抵達檢票口的步行路線,還可在系統上自助存取行李等。

  看點3 節能

  大量應用自然采光與太陽能板

  北京豐臺站層數很多,但整體空間“通透敞亮”。據介紹,高鐵站臺層大量應用自然采光的模式,天窗和太陽能板間隔分布,確保白天有充足的陽光照入站臺。車站屋頂上鋪設的太陽能發電板預計每年可發綠電700萬度,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為站內照明、取暖、制冷、通風、客運電梯及冷庫等提供綠色能源。

  高鐵站臺層的地面設計也有巧思,每隔一段距離就有“導光管”把自然光、太陽光引入候車大廳用于照明。“我們通過光導管的方法,把站臺自然光通過反射原理引入候車廳。”馬輝說。

  中央光庭更是將自然光用到極致。據了解,這道東西向長587米的中央光庭寬18米、高23米,用自然光將候車層分成南北兩個部分,大廳的頂部采用了玻璃透光帶的設計,讓整個候車廳的空間感大幅提升。

  豐臺站的空調和通風系統也進行了節能減排優化,更多采用自然通風的方式,達到了綠色建筑三星標準。通過一系列的低碳設計,站房整體節能率預計達到10%以上,每年可節省用電量約95萬度,減少碳排放900余噸。

  看點4 降噪

  “緩沖氣囊”等技術降低噪聲干擾

  “雙層車場設計節約了土地資源,卻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中鐵建工豐臺站指揮部總工程師許慧介紹,高鐵在“空中走”,車場“負重”非常大,豐臺站鋼結構工程用鋼量達19萬噸,地基基礎有兩層住宅樓高。

  記者了解到,為減少雙層車場帶來的震感,豐臺站在結構柱與梁之間安裝了阻尼器和鋼支座,猶如在高架候車層頂板上裝置“緩沖氣囊”。在地下室墻面、頂面,10米層結構頂板面噴涂無機纖維保溫吸音材料,增強建筑結構消納吸音效果。

  許慧介紹,地上二層候車室上方的樓板上也都有無機纖維噴涂,起到降噪效果。候車大廳的吊頂用的是穿孔鋁板,包括中央光庭的裝飾板也都是穿孔的,可以吸收噪聲。

  此外,為降低噪音對周邊居民的干擾,靠近居民樓的軌道旁都加裝了隔音屏。

  周邊路網建設單位首發集團公聯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豐臺站東南匝道橋緊鄰三環新城連接周邊路網與車站二層的東立交匝道中也建設了長340.8米、高5米的全封閉隔音屏,解決了周邊居民一直關心的噪聲問題。

  北京豐臺站建設大事記

  2010年

  6月20日

  豐臺火車站停止辦理客運業務。

  2017年

  9月

  北京豐臺站改建工程初步設計方案獲批通過。

  2018年

  8月14日

  6時30分京廣鐵路線路撥接完成,途經豐臺站的列車改走新線為施工讓路。這意味著豐臺站改建工程暨新豐臺站建設項目正式開工。

  2019年

  4月21日

  北京豐臺站改建工程新建站房第一根鋼柱開始吊裝,北京豐臺站正式啟動主體工程鋼結構施工。

  2020年

  3月13日

  受疫情影響的北京豐臺站改建工程全面復工復產。

  8月18日

  北京豐臺站站房一期工程實現結構封頂。

  9月8日

  北京豐臺站站房二期工程正式啟動,開始土方挖掘。

  2021年

  5月21日

  豐臺特大橋全橋貫通。

  5月28日

  北京豐臺站提前33天實現主體結構全面封頂。

  8月

  北京豐臺站主體結構全部完工,開始室內裝修。

  9月2日

  北京豐臺站開始鋪軌施工。

  11月23日

  2時10分首趟檢測試驗車從北京豐臺站發出,北京豐臺車站改建工程聯調聯試正式開始。

  2022年

  3月15日

  北京豐臺站開通運營前的最后兩項重點施工完成,一是將京滬線鐵路的臨時軌道橫移到正式線位上,二是信號系統施工。至此,北京豐臺站將具備鐵路接發車條件,正式進入開通倒計時。

  4月

  北京豐臺站基本完工,具備運營條件。

  6月17日

  國鐵集團宣布北京豐臺站將于2022年6月20日開通運營。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在线天堂中文新版www| 无码精品前田一区二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精选观看中文字幕高清无码|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视频区| 最近新中文字幕大全高清| 最近2019中文免费字幕在线观看| h无码动漫在线观看|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 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视频|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 最近免费2019中文字幕大全|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 熟妇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资源|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免费| 最近2019年免费中文字幕高清| 最新版天堂中文在线| 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女婷婷五月|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 国产热の有码热の无码视频|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