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莊”到“大市場”:陜西特色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中新網渭南4月27日電 (楊英琦)“我們村的櫻桃產業不僅使我有了固定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們家的生活條件,如今的生活充實、有盼頭?!标兾魇∥寄鲜泻详柨h金峪鎮溝北村村民雷崇肖26日告訴記者,“上崗”不足一年的她對這份新工作十分滿意。
作為華夏農耕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陜西農業資源豐富多樣,特色產業優勢突出,是現代農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的優勢區。近年來,該省加快發展鄉村產業,持續深化區域特色產業發展,因地制宜推動鄉村振興。
據了解,雷崇肖所處的溝北村現有果園2300畝,溫室大棚、冷棚400余畝。按照基礎設施拉動、合作社推動等思路,該村近年發展櫻桃700畝、花椒核桃700畝,建成現代設施農業大棚13座。2021年底,該村集體收益226萬元,全村人均純收入達1.73萬元。
走進陜西大荔縣官池鎮石槽村現代農業產業園,廠房內的流水線上,村民黨建紅正將沾有泥土的胡蘿卜送至傳送帶,經過清洗、分揀,這些即將發往全國各地的胡蘿卜,成了當地村民的致富“密碼”。
“不要小瞧我們村,去年在電商平臺上可是賣了2700多萬元。”提起當地的胡蘿卜產業,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官池鎮石槽村黨支部書記秦中良一臉自豪。
隨著2020年大荔縣乃至渭南市胡蘿卜產業的蓬勃發展,石槽村大面積推廣胡蘿卜種植。該村將胡蘿卜相關產業從最初只有1600平方米的冷凍庫,發展成如今包含清洗、分揀、儲藏等多個車間、占地26畝的大型現代化農業產業園,僅2021年該產業園為民眾發放工資160多萬元。
據悉,石槽村發展特色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不斷增強特色產業的帶動能力。同時積極發展農村電商,冷鏈物流及電商收入突破15萬元,用“洋”方式傳播“土”味道,使農產品從小村莊走向了大市場。
談及未來,秦中良希望產業園能夠做大有關胡蘿卜的深加工研發,在圍繞胡蘿卜素方面做出更多的產品,繼續壯大村集體經濟?!拔覀円龅氖窃凇奈濉陂g不僅成為農業現代化的示范區,而且還要成為全國共同富裕的樣板區,相信我們有這個實力,也一定能做到!”(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