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44項措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中新網天津4月1日電 (楊子煬 孫玲玲)日前,天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天津市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從基礎制度、要素市場、環境質量、市場開放、市場監管5個方面提出18類44項措施,進一步暢通市場循環、疏通政策堵點、推進市場提質增效,構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高水平市場經濟體系,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若干措施》提出,對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的刑法保護。發揮中國(天津)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中國(濱海新區)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職能,做好“一站式”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強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推動集體資產、成員、股權和登記賦碼“一網管理”。對未開業以及無債權債務非上市企業、個體工商戶實行簡易注銷程序。積極探索構建跨區域的統一市場準入服務系統。
《若干措施》圍繞土地要素提出推行“用地清單制”改革,推動不同產業用地類型合理轉換,探索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給,支持對存量用地和低效用地以轉讓、出租、改造提升等方式盤活利用等措施;圍繞勞動力要素提出推動京津冀居住證互認等措施;圍繞資本要素提出加強企業上市資源培育儲備,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掛牌融資加快發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等措施;圍繞知識、技術、數據要素等方面提出完善天津市技術轉移體系,培育發展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推動實現京津冀技術轉移人才資質互認,推動數據交易市場建設等措施。
《若干措施》提出,加強企業標準“領跑者”培育,營造“生產看領跑,消費選領跑”的氛圍,促進企業標準引領質量提升。持續開展天津品牌指數測評發布工作,探索構建天津品牌第三方評價機制。支持消費者協會行使公益性訴訟權利,適當降低消費者協會的訴訟成本。大力推廣小額消費糾紛快速解決機制,鼓勵引導企業建立賠償先付和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等保障措施。建設中國北方國際冷鏈物流基地,打造京津冀1小時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圈。實施“智匯天津”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
《若干措施》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社會資本依法進入銀行、保險、證券、資產管理、債券市場等金融服務業。支持期貨公司在津設立風險子公司,推動“保險+期貨”、場外衍生品等創新業務落地。探索將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按程序納入醫保支付范圍,鼓勵我市具備條件的藥品零售企業提供互聯網藥品銷售服務,支持我市第三方平臺企業開展藥品網絡銷售第三方業務。發展免稅購物,提升機場、郵輪母港等口岸免稅店水平,鼓勵免稅店設立國產商品銷售專區。在重點商圈和主要旅游景區布局建設一批離境退稅購物商店。支持企業開展接軌國際、國內先進標準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建設自產產品全球售后維修服務中心。
《若干措施》提出,建設全市統一的監管信息化平臺,推動部門聯合監管常態化開展。健全依法誠信的自律機制和監管機制,大力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健全公眾參與監督的激勵機制,提高消費者維權意識和維權能力。探索建立“吹哨人”、內部舉報人等制度,嚴格保護舉報人信息。
天津市發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劉東水表示,天津將著力推動優化企業注銷‘一窗通’平臺、搭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推動人才聯盟職稱自主評審、建設基金集聚區、建設離境退稅購物商店開展‘即買即退’業務等92項有創新突破或比現有市場運行標準更高的舉措,爭取鍛造天津長板,補齊城市短板?!?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