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赴使命 用熱血鑄忠誠——追記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東湖分局大院派出所原所長魏和友
2023年7月24日上午,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東湖分局大院派出所所長魏和友結束了周末兩天的加班,組織全所民輔警開完晨會,在辦公室與民警商量重點工作時突然倒地。經醫院診斷,他腦部大面積出血導致顱內高壓,已無手術指征。7月25日20時23分,魏和友因搶救無效因公犧牲,生命永遠定格在51歲。
戰友們和轄區群眾久久不愿相信,這么一位與群眾心連心的好所長走得如此突然。魏和友以生命赴使命、用熱血鑄忠誠的短暫一生令人追思、感動。
1994年,魏和友從江西財務會計學校畢業后,分配到南昌市公安局東湖分局工作。從學打算盤到學打槍,他虛心向老民警求教,一步一個腳印成為業務骨干。
走上基層領導崗位后,魏和友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特別是在破案抓捕行動中,令犯罪嫌疑人聞風喪膽。
2013年9月,南昌市東湖區某珠寶店發生保險柜被盜案,價值百萬元的珠寶不翼而飛。時任刑偵大隊副大隊長的魏和友說:“哪怕走遍天涯海角,也要將歹徒繩之以法!”
他帶領刑偵六中隊民警輾轉浙江嘉興、江蘇蘇州、貴州銅仁等地,歷時70余天,行程累計8000多公里,終將兩名犯罪嫌疑人抓獲。
2014年1月,南昌市勝利路發生一起命案,一店老板頭部因遭鈍器打擊身亡,店內財物被洗劫一空。這起案件發生在鬧市,作案手段殘忍,社會影響惡劣,加之臨近春節,專案組破案壓力陡增。魏和友帶領專案組不斷擴大排查時間和范圍,僅用6個小時便成功破案。
“一名真正的人民警察不僅要有股子拼勁,更要有股子鉆勁;既能驍勇善戰屢破大案,又要大膽探索善于總結。”2017年4月,魏和友任經偵大隊長時這樣說。
針對轄區銀行網點信用卡詐騙警情高發、企業屢屢蒙受損失的情況,魏和友探索創建了全省第一個“警銀共建聯系點”。他帶頭組建警銀聯系微信群,建立每日預警機制,常態化向轄區銀行、企業、商戶、居民發送防范宣傳信息,自己也專門為銀行職員授課。
2018年,魏和友帶領民警數次前往寧夏銀川,破獲一起涉案價值數千萬元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為受害群眾挽回損失1200余萬元。
當受害人朱女士拿到失而復得的錢款后,連連稱贊“南昌警察‘恰噶’(南昌話‘真棒’的意思——記者注),東湖公安厲害!”
2019年“獵狐行動”期間,魏和友帶隊將兩名潛逃至境外的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被公安部評為“獵狐2019”專項行動成績突出個人,并給予通報表揚。
2022年10月,魏和友從揚子洲派出所調任大院派出所。與農村派出所相比,中心城區派出所面臨的轄區治安形勢更加復雜。尤其是大院派出所當時剛調整轄區劃分,接手了南昌市最有名的“酒吧一條街”福州路,轄區警情翻了一番,工作量陡增,所里考核成績下滑。
“這是個燙手山芋啊。”不少人替魏和友擔心。
“我還偏不信這個邪,大院成績上不去我這個所長不干了。”不信邪的魏和友用腳步“丈量”轄區,將派出所四班運轉改為三班運轉,提高用警效率。
他建立民警與酒吧保安聯勤巡邏機制,并在人民公園一閑置房籌建警務室,便于第一時間接處警情。在酒吧場所通過流動警示燈牌、大屏幕滾動宣傳標語等形式,提醒顧客遵法守法,警示打架成本,獲得良好效果。
大院派出所副所長付星說:“轄區客流量最大的酒吧從過去的每月近30起警情,到現在穩定在每月四五起。”
魏和友僅用一個季度就帶領全所上下打了“翻身仗”。大院派出所2022年四季度考核從全局倒數第三進位到正數第三。
2023年4月底,大院派出所轄區全省首家定位重奢、面積最大、功能最全的商業綜合體開業,顧客蜂擁而至,安保壓力巨大。魏和友從4月28日至“五一”假期結束,連續6天蹲守在武商廣場安保指揮部,在商場日均人流超12萬人次的情況下,實現了刑事、治安案件零發生的目標。
“你與群眾有多近,群眾對你就有多親。”“要想得到群眾的支持,就要和群眾坐到一條板凳上去。”這就是魏和友的群眾觀。
多年前,轄區某醫院原職工老鐘與醫院開展醫療檢測服務外包合作,因經營不善遭受巨額虧損,個人房產被執行法拍,家人與其斷絕往來,自身又疾病纏身。老鐘以同醫院經濟糾紛為由,常年占據住院部一間病房居住,干擾了醫院正常醫療秩序。醫院希望公安機關出面幫助協調解決。
魏和友了解情況后,并沒有簡單粗暴地將老鐘帶離,而是想方設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他給醫院做工作,設身處地講明老鐘老無所依的窘境,希望院方能關心弱勢群體,以人為本幫助老鐘解決住宿問題。在魏和友的協調下,醫院專門騰出了一間單身職工宿舍,老鐘有了安穩住所,立刻從病房搬離。
魏和友曾獲評江西省經偵工作先進個人、南昌市優秀政法干警,榮立個人三等功5次、獲嘉獎9次。2023年11月,他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稱號。2024年1月,他被中央文明辦評為“中國好人”。
從警近30年,魏和友始終把同事當兄弟、把百姓當親人,把群眾的冷暖安危記在心上。他自己也數不清幫助群眾解了多少困、做了多少事。然而,這一切,都永遠銘記在戰友和群眾心中。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何春中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